【本報訊】港府的研究顯示,發展郵輪旅遊每年可為本港帶來高達四十五億元的旅客消費,但郵輪旅遊業批評,現時本港郵輪泊位嚴重不足,收費又是全東南亞最貴,不利於吸引郵輪來港。港府昨日正式邀請私人財團提交興建新郵輪碼頭的建議,但估計新碼頭最快要到二○一一年才能落成。
現泊位嚴重不足
政府的顧問研究顯示,本港可發展成東南亞郵輪旅遊樞紐,到二○二○年將可為本港帶來每年四十五億元的旅客消費,及創造一萬一千個職位。港府正研究在舊啟德機場跑道興建新郵輪碼頭,但為了加快提供新郵輪泊位,當局昨邀請私人財團就啟德以外的選址,提交新郵輪碼頭計劃的意向書,希望能在二○一一年前,率先在維港以內建成一個新郵輪碼頭,以應付需求。
但美麗華旅運郵輪部營業及營運高級經理何惠琼昨日出席郵輪業前景研討會時稱:「𠵱家個碼頭唔係咁好,入口太過窄,畀遊客既指示又唔夠」,有些排水量逾十萬噸的郵輪被迫停泊在工廠區、貨櫃碼頭附近,「啲遊客一落船見到附近係工業區、工廠,對香港嘅印象會唔好。」
她又說,海上旅遊在港愈來愈受歡迎,以美麗華旅運為例,每年平均有三成增幅,「破紀錄係○四年,九百人上船,有三百人係香港人。」她透露,參加郵輪假期的有不少是政要人物及富商,如李國寶、李兆基、劉鑾雄等。
勝景旅遊郵輪部高級經理陳穎文指,本港郵輪泊位嚴重不足,訂期非常困難,而碼頭的收費也是全東南亞最貴,部份郵輪可能縮短在本港的逗留時間,又或轉嫁在旅客身上,對本港的吸引力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