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局調查 港即時跟進<br>內地製造膠餐具有毒

質檢局調查 港即時跟進
內地製造膠餐具有毒

【本報訊】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早前在全國各地抽查用完即棄的一次性塑膠(包括發泡膠)餐具,發現近一半被添加大量有害廢塑膠以及化學填充物,當中以杯裝即食麵的塑膠碗及塑膠蓋,所含有害物質最毒,加入熱水或放進微波爐加熱後會溶解在麵條中,長期食用會導致膽結石、肝病變,甚至致癌。專家並指,某一些名牌即食麵膠杯,也被驗出存在問題。 中國組

香港海關發言人表示,香港海關會與國家質檢總局跟進今次調查結果。而食物環境衞生署發言人則承認,本港暫時未有法例規管即棄塑膠餐盒。目前,署方正研究有關餐盒的安全問題。

毒質遇熱溶食物中

上海《新民晚報》昨日透露,國家質檢總局早前抽查內地的一次性塑膠餐具,結果發現近五成不合國家安全標準,當中以即食麵等速食食品的即棄塑膠餐盒、餐碗和托盤等問題特別嚴重。這些塑膠餐具內添加了大量廢舊塑膠和化學填充物,加入熱水或用微波爐翻熱,或者滲入油脂,便會釋放出有害的化學物質,並溶解在食物中,如果餐具中含有工業石蠟,就可能致癌。
據了解,一般合格的塑膠餐具,其主要原材料「聚丙烯」的用量應佔百分七十至八十,其餘為化學填充劑。但不少被發現問題的塑膠餐具,當中所含的滑石粉、碳酸鈣等填充劑都超過了百分五十,導致了餐具中的醋酸嚴重超標,構成危害。
有份參與國家質總局這次調查的中國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副主任董金獅形容,內地即棄塑膠餐具的禍害已到達怵目驚心的地步。以全國一年消耗六十五億個即棄塑膠餐具的數字推算,目前在市面用以盛載各類食物的致癌有毒塑膠餐具,便高達三十二億個,數字相當驚人。而他們巡視過的一百家工廠,有六成不合格。
董金獅表示,他曾在河南、遼寧、上海等地,發現過不少劣質的即食麵塑膠盒、塑膠杯。即使是從大型超市購買的名牌即食麵,其包裝膠盒也被驗出存在問題。董金獅並指出,不少即棄塑膠餐具都打着「可降解(自然分解)產品」的字樣,這完全是混淆視聽。他表示,目前國內的即棄塑膠餐具都達不到降解要求,而一些降解原料因質料問題無法製成餐盒、餐碗。
最大問題是,降解只一個環保概念,與產品的安全性沒有關係,卻降低了消費者的戒心。但其實「可降解」塑膠餐具的安全衞生,並不比「不可降解」的塑膠餐具為佳。

權責不清執法不嚴

董金獅不諱言,內地有關部門權責不清,是造成有毒即棄塑膠餐具充斥市場的「罪魁禍首」。衞生部門管的是環境衞生,質檢局管的是廠家,而工商部門管的則是市場,而最關鍵的使用環節卻成了「三不管地帶」。雖然當局早前已頒布《聚丙烯成品衞生標準》,但當中有關條文對即棄塑膠餐具沒有明確的規定。再加上執法不嚴、罰則太輕,令愈來愈多工廠不守法,生產劣質塑膠餐具,牟取暴利。其餘兩成的正規廠因為產品價格高,已近乎被淘汰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