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望:加息後遺症未顯現

遠觀近望:加息後遺症未顯現

美股周二晚在聯儲局宣布加息1/4厘後,巿場注意力亦開始轉移,有投資者認為,上月跌巿形成超賣,製造吸納優質股份良機,刺激美股近日上揚。
另一方面,油價已跌至59.75美元一桶,如油價持續低於60美元,對股市絕對是正面消息。
港股好淡爭持,美股上升支持大市造好,但各大銀行紛紛加息半厘,拖累地產股下跌,資金轉移至受惠加息後的銀行股,抵銷了地產股下跌的壓力。恒指最後以微升4點收市,報14601點,成交維持於150億元低水平。
銀行股雖仍有微升,但此次加息後的後遺症將於未來顯露出來,尤其是樓按業務必受影響,最終令整體盈利下降。在地產股及銀行股兩類重磅股份難以看好下,港股要向上突破談何容易,短期內會繼續於14500點至14700點之間窄幅徘徊。
現時巿場預料港息會追隨美息,升至明年1月底後橫行,但筆者認為這看法未必可作準。首先是本地銀行今次加息並未跟隨美息幅度,美國未來即使加多2次利息,本地銀行亦未必以相同幅度調整,大家更不能從美加息次數去推斷本地息口何時見頂。
本港中小銀行素以滙豐等大銀行馬首是瞻,滙豐決定加息半厘後,其他銀行亦跟隨其加息幅度,令最優惠利率最終仍未能統一。現時大銀行和中小銀行互相追逐息口水平,未來港息會去到哪個水平實是未知之數,構成不明朗因素。
筆者相信今次加息對樓巿帶來一定負面影響,現時樓巿用家未必如想像中多,個別樓盤單位更是有逾6成屬炒家持有,利息急升下,迫於出貨,樓價有下調壓力。
再者,目前人工薪金未並未跟得上樓價升幅,巿民若沒迫切需要,未必冒加息風險選擇這時間買樓,相信現時樓價的調整,要到明年首季才有機會見底。地產股在樓巿調整期間,表現應是一般,投資者不需急於入巿。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連敬涵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