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不適須治療 尋求現金援助被拒<br>保險公司拒援婦入院滯留歐洲

旅遊不適須治療 尋求現金援助被拒
保險公司拒援婦入院滯留歐洲

【本報訊】港人出外旅行大多購買旅遊保險以求安心,惟真的遇上意外入院卻未必獲得保障。一名老婦上月底參加康泰旅行社東歐團,並透過旅行社向美亞保險公司購買旅遊保險。老婦歐遊期間出現呼吸困難入院,身上現金所剩無幾,無力支付醫療費,向保險公司尋求現金援助被拒,現滯留醫院。在港家屬不滿說:「美亞話投保人先畀錢後索償,但冇錢返港點索償?」 記者:蔡朗清

六十三歲的陳林錦容與幼女上月參加康泰十天東歐團,並透過旅行社向美亞保險公司(AIU)購買一份旅遊保險。旅行團上月二十五日出發,原定本月二日返港。林女士上月二十九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遊覽時感到呼吸困難,領隊當晚安排私家醫生替她治理,並將事件通知美亞,並按其指令入住當地醫院。

要求先付費後索償

林女士入院初期,醫生表示其心臟可能有問題,需要留醫,現經治療已沒有大礙。院方要求林女士今天離院,惟她及同行女兒身上現金所剩無幾,又沒有信用卡,故根據所購買旅遊保險所列的緊急支援服務,向美亞尋求現金援助,繳付醫療費被拒。
林女士在港的另一女兒陳女士昨日向本報投訴指出,她一直向美亞尋求協助,希望對方作出緊急現金援助,但該公司表示一定要母親在當地先付費用,回港後才向保險公司申索賠償,「媽媽買保險都係為咗有個保障,𠵱家有事入院,保險公司要我阿媽畀錢先。唔係個個人都帶一口舊錢去旅行,𠵱家連醫藥費都畀唔起,返唔到香港點索償。咁買旅遊保險有乜用。」
陳女士憂心地說,醫院要求母親今日出院及付清醫療費用,母親人地生疏,語言不通,屆時不知如何是好。
美亞保險公司企業傳訊部助理副總裁余婉慧昨回應稱,公司已根據保單內的緊急支援服務,向林女士提供適當的醫療協助,包括建議女士入住當地醫院等。至於緊急現金援助並不包括在保單內,林女士須先付醫療費用,回港再向公司申請索償。

消委會:做法不合理

香港保險業聯會意外公會主席潘榮輝昨表示,一般國際性保險公司提供的旅遊保險,若包括緊急支援服務,基本上會提供緊急現金援助,費用是三萬九千元,故他認為美亞的旅遊保險條款不合慣例。
消費者委員會副總幹事劉燕卿表示,消委會今年頭九個月共接獲二十四宗旅遊保險投訴,較去年全年十九宗為多。對於美亞保險要求先付醫療費後索償的做法表示不合理,建議林女士向消委會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