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索羅斯絕技:先投資再求知

投資學堂:索羅斯絕技:先投資再求知

日前整理書房時,無意間找到一本頗有趣的書,該書是筆者在數年前購買的,當時購入該書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被其書名吸引。早年證監會曾有一個口號:「先求知,再投資」,該書的名稱剛好相反:《InvestFirst,InvestigateLater》,即先投資再求知,剛巧與證監會唱對台。
由於該書是講述大炒家索羅斯(GeorgeSoros)的炒賣技巧,該點「先投資再求知」是老索的畢生絕技之一,故此,你會相信索羅斯,還是……?
基本上,該投資策略筆者數年前已曾在本欄談及,但近年經老編每日「操練」下,文筆略有改善,故現在再講一次,可能更有效地表達。
話說索羅斯欲在某商品期貨建立新倉時,他會先測試市場的反應,才再作部署,例如有一次,當索羅斯欲「購入」3億美元債券時,他卻吩咐其手下,先行反方向地「沽出」5000萬美元債券,看看市場的反應。
索羅斯的理論是假設這5000萬美元債券很容易地以不俗價格沽出,則反映市場的買盤頗強,承接力不弱。但是,假設這批債券不容易沽出,甚至低價也不容易即時沽清,則反映市場已告訴你,這債券的買盤不強,不容易將其價格在短時間內推高,這時索羅斯可能便會暫且不動,又或尋找其他「獵物」。
這故事是索羅斯的手下講出來的,據聞曾在華爾街流傳了一段時間。

入貨前先測市

基本上,索羅斯這項測試市場的策略,不少零售商可能也採用,例如他欲購入一批新款波鞋時,他可能會先行在其門市中試賣,看看客人對該波鞋的反應。假若經一段時間也不能沽清,則反映顧客對該波鞋的興趣平平,零售商當然不會大量入貨。
另一方面,假若該波鞋於極短時間內便沽清,甚至有客人追問何時有新貨,屆時零售商自然會較有信心地大量入貨。
基本上,這策略在一些小型零售商店中頗為常見,其方法與索羅斯測試市場的策略極為相像。
投資者欲吸納某股份時,當然不同如索羅斯般沽一些貨作測試,但卻不妨先行觀察,看看當沽盤出現時,該股份有沒有承接。假若小量沽盤便已將該股插到阿媽都唔認得時,當然不用即時吸納了。
同樣道理,正如上周,80多億元的成交亦不能令建設銀行(939)的股價移動分毫,試問多少買盤才足以令它飆升?既然如此,你又何用急於買貨。
最後,假若某日你收到料,獲知索羅斯在吸納某股份時,閣下宜先行分清楚他是否在試盤,確認後才好上順風車,否則分分鐘上錯車。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本港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