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又有一名試圖打破官場「潛規則」的官員,因為忍受不了官場的掣肘而選擇掛冠而去。安徽省阜陽巿物價局局長張洪鈞,因為調查並制止學校亂收費的問題,遭到上級阻撓,部門經費也因此被「陰乾」。在工作連番受挫後,他以「外部行政環境極其惡劣」為由辭職,近日又向傳媒坦言並不後悔。
張洪鈞在《辭職申請》中談及辭職原因時稱:「外部行政環境極其惡劣、正常開展工作受到種種限制、個人能力的運用和發揮不受支援……我不得不選擇自願辭職。」
學校私吞電腦費涉千萬
觸發張洪鈞「罷官」的,是阜陽巿自二○○二年起在全巿實施的「中小學多媒體網絡電腦教室建設項目」,涉及一百四十八所學校。根據計劃,中標的企業帶資建設學校的電腦教室,學校按期向學生收費還貸,每名學生每學期的收費上限是五十元,累計收費不得超過六個學期。
去年底,阜陽市物價局調查後發現,部份學校已收回投資,卻還在向學生收費,其中阜陽下轄的界首市五所學校就超收一百四十多萬元。上百所學校沒有把收費資金全額上繳給巿教育局用於還貸,涉及資金近一千萬元,沒有說明資金具體使用情況。巿物價局因此在今年初發出通知,要求二十二所已超收學校停止收費,另外三十五所降低收費標準。
經費遭「陰乾」3次請辭
張洪鈞表示,物價局制止教育亂收費不僅沒得到上級的支持,反而招來諸多指摘。市教育局否認項目存在亂收費,反指若按照物價局核定的收費標準,不少學校將不能完成收費。隨後,市政府成立多個部門的聯合調查組核查事件,但同時下令物價部門今後若要進行專項調查,必須得到上級部門的同意。
張洪鈞在四月初首次提出辭職,獲市領導挽留。但後來省物價局補助市物價局的三十萬元經費,卻遭財政部門以「財力緊張」為由長期扣留,使物價局財務帳戶在七月上旬僅剩下兩角。該局更因為連續欠繳水電費,遭停水停電。在部門經費遭「陰乾」後,張洪鈞在六月再次辭職,結果被調任市供銷主任,隨即第三次請辭,最終獲接納,由一名地級巿正處級幹部,一下子變為在巿供銷社任職的普通公務員。
《中國青年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