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名15歲青年疑因哮喘病發、氣管收窄而猝死,根據香港哮喘會的記錄,香港每年大約有70至90名哮喘病人死於哮喘病發,其中兩至三成為小孩及青年。加上本港正處於呼吸道疾病和流感的爆發期,這些疾病極容易誘發哮喘。踏入秋冬,哮喘病患者一定要高度戒備,以對抗這個多事之秋。
記者:盧家蕙
攝影:林栢鈞
「少啲飲凍嘢!」
呢排搭親地鐵、行經藥房,都會見到一個好「紫」嘅黃又南,拎住個紫色的支氣管舒張劑的廣告。他笑說:「小學二、三年級時突然病發先知自己有哮喘,當然試過入醫院啦!每次做定期檢查,醫生就即刻叫我戴氧氣罩吸一陣,擴張番氣管。」原來,又南哮喘病發得都幾頻密,「細個打打吓波都會喘晒氣,重要唔識死飲凍嘢,返到屋企又怕阿媽知道,咪扮無嘢囉,不過都呃佢唔到,因為一扯哈佢實知。哈哈!𠵱家就少咗飲凍嘢,因為知道健康要緊。」其實,哮喘患者應避免喝凍飲,尤其是在運動後,因這樣會令支氣管再受刺激而進一步收窄,後果可大可小。
天氣轉變易病發
入行後,多了往外地工作的關係,亦增加了病發的機會,「有段時期會游水、做Gym,身體就健康啲。不過上年港台兩邊走,天氣唔適應又頻撲,就病發得多咗。」近期一次病發是上個月的事,「上個月瞓到半夜嗰陣哮喘突襲,好在我隨身都帶備幾款舒張劑,重有支藥力加強嘅,因為醫生話我病情不算輕微先特登開畀我,必要時就用佢。」
嚴重者可窒息致命
家庭科醫生陳諾偉指出,哮喘病發是因為氣管突然受到外來的刺激,令氣道內壁發炎而變得腫脹、狹窄、積有痰液及分泌物,患者會出現喘鳴、呼吸困難的現象,嚴重者更可因此窒息致命。秋冬季是過敏人士高危季節,因為天氣乾燥、寒冷、空氣中的懸浮物和過敏原相對較多,哮喘病人對溫度、濕度等變化極為敏感,極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支氣管哮喘。其他誘發成因可能是塵埃、動物毛皮、花粉、食物等,更有些人在焦慮或過度興奮時也會病發。
哮喘徵狀
※胸口有壓迫感
※呼吸時帶有喘鳴和咳嗽,尤其在晚間或運動後
※間歇性氣促
※脈搏急促,每分鐘九十次以上。
預防10招
哮喘患者只要接受醫生的適當治療,再遵從下列簡單的日常護理方法,便可大大減低病發機會。
1.避免染風寒、淋雨雪,注意頸部保暖,避免穿戴含有動物皮毛的衣物或裝飾物。
2.哮喘患者身上應隨時攜帶解除呼吸道痙攣的藥物,平時應嚴格遵照醫生囑咐用藥,不能隨意加減份量。
3.入冬後,居室內可購置空氣清新機或氧氣機,有利於支氣管呼吸暢通。
4.花粉也是誘發哮喘之源,因此患者不適宜栽種植物。
5.避免吸煙或吸入二手煙、接觸塵埃、真菌、蟑螂、寵物的皮屑等過敏原。
6.塵蟎被認為是家居塵埃中最重要的過敏成份,牠於約攝氏25度及濕度80%的環境最適合生長,多生長在床褥、枕頭、地氈、家具裝飾、衣服及有毛的玩具上,以上物品應格外清潔打理以減少過敏原。
7.按體質作適量運動,緊記先做15-20分鐘熱身。醫生建議選擇游泳,因為可增加肺容量,更能提高心肌功能,有助患者適應各種刺激因素。
8.避免飼養毛茸茸的寵物,貓狗雀鳥皆不宜,以免刺激病發。
9.患者應記下病發的日期、時間和原因,以便醫生跟進病情。
10.飲食以清淡為主,少油少鹽,少煎炸,以減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