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衍生工具衝擊傳統股市

陸叔理財:衍生工具衝擊傳統股市

對於投資者而言,今年10月份的確是非常難捱的日子。踏入11月,是否可為大家重燃一點希望?
10月期指結算低收,乃意料中事,但從技術上走勢而言,港股已嚴重超賣,在基本因素沒有明顯變壞下,大市應有大幅反彈的潛力。美股上周五亦已擺脫連挫3日的劣勢,杜指在大成交下大漲172點。聯儲局今晚議息,市場早已預期會加息0.25厘,故加息的利淡因素已反映,有利11月港股回穩,唯一要留心的,是禽流感的陰影會否左右港股的升勢。
不少投資者都認為港股沒有那麼快玩完,因為牛市三期那種「全民皆股」、「最後一升」的現象仍未出現。若從傳統投資智慧分析,這個論點可以成立。不過,目前港股的整體結構已出現了變化,過往的現象亦未必會歷史重演,尤其是現時港股市場有不同的衍生工具,大戶毋須如往常般先將大市炒上,然後再派貨。舉例而言,投資銀行可發行ELN,用另類渠道將正股派發出街,根本不用透過股市沽貨。
早前我講過,目前藍籌股價愈來愈難反映其真實的價值,尤其是滙控(005)。投資銀行所發行的ELN或相關的投資產品,滙控必定是「鐵膽」,因此滙控股價更易受對沖活動所影響,好像10月份滙控的洗倉式下跌,及上周期指結算前長和系「無厘頭」的急插,估計與ELN到期不無關係。

傳統智慧仍管用
事實上,近日不少投資者及學者都認為衍生工具的出現,對傳統股市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不過,從另一角度看,這是投資市場不斷向前行的結果,亦是無法避免的結果。所以,如果大家的投資理念仍是基建於傳統基本因素分析,便不宜押太重注於港股上。
不過,雖然港股的走勢或已偏離過往的正常走勢,但有些傳統的投資智慧仍是管用的。假使11月份港股走勢可以樂觀一點,投資者首要買入的,必定是強勢藍籌,如和黃(013)、中移動(941)。事實上,無論是加息也好,禽流感也好,對電訊類股份的影響均屬有限。地產股方面,早前受加息陰影影響而調整了不少,但市場仍有機會借股價已反映負面因素而出現技術性反彈。
至於國企股的主要跌因是受3大重磅石油股所拖累,不過,近月油股表現與國際油價漸見脫鈎,而中石油(857)已調整至值得吸納之水平,若博國企反彈,此股可以一敲。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