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產業 - 陶傑

創意產業 - 陶傑

創意就是創意,只有一個想錢想瘋了的民族,才會發明一個名詞,叫做「創意產業」。
創意不是死活「研究」、「諮詢」,成立幾個吃飯飲宴的吹水委員會,就能「營造」出來的,創意是天才無意之中的發現。
德國科學家、諾貝爾得獎人米謝去中國訪問,接受大陸記者採訪,記者問了一個八股問題:「請您說一說科學研究怎樣可以作為一種創意產業來進行發展?」
德國人淡淡一笑,教訓眼前這個大鄉里:「我不會把科學稱為一種『產業』,我們研究科學,不是像你們一樣為了錢,是為了展現我們的洞察力。」
中國記者一時語塞,反應不過來。米謝說:「科學研究,不是刻意的追求,而在於出乎意料之外的新發現。一心一意地做實驗。最多只能得到你所期望的結果,而在這個過程中,反而不知不覺之間停止了創新。」
創意只是一種遊戲,創作的過程是一種把玩。把一張紙摺成飛機,把幾條稻草編成一隻小球,拿一張紙,在上面塗抹幾筆,畫成一隻老鼠。所有的創意,出發點都是「無心」,而不是「有意」,並非「書中自有黃金屋」,只能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像牛頓發現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他只是無聊地追想下去,發現了萬有引力,從來沒有想過把萬有引力註冊上市,掘到所謂第一桶金,做了上市公司主席。

至於後來登記專利,成為蓋茨,是後來的事,問題是十二歲的蓋茨開始研玩電腦,十六歲的史匹堡沉迷八米厘實驗電影,一開始只是貪玩,玩而成癖,癖而成家,就像達芬奇無數發明的手稿,一切只是一股莫名的心癮,從來沒有想到過怎樣成就甚麼產業,甚麼工程,將來如何上市做Deal,成為億萬富豪。
一旦把創意當做一樣「產業」來起步,就像相看配偶,先考究對方的身高、教育水平,他有沒有房子,銀行現金若干。所有的創作都是一見鍾情,在電光石火之間,從來沒有想到他的家庭背景,他是工程師還是會計,會跟他生幾個孩子。總之就是這樣愛上了,以後赴湯蹈火,滄海曾經,跟了他,他隨即受聘於麻省理工,得獎而晉身全美十大科學家,這是嫁他之後這個女人十年之後無意中的花紅。
創意不是一樣產業,正如戀愛不必第一步想到結婚。中國人開口閉口就是「生產力」、「經濟增長」,讀大學要選修甚麼甚麼才「吃香」,因為有龐大的就業市場。連作文寫詩也變成一種「生產力」,因為科舉考試,可以做官。一聽見「創意產業」就叫人打呵欠,好像才第一次約會剛相識,女方就問男方的精蟲數目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