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女孩子的打扮真夠誘人。上衣短短,褲腰低低,肚臍恰好在當中露出來,就像好奇的眼睛,打百葉帘的夾縫間朝外邊窺望。
性感正是美感,並非袒胸露臀。我說這一身打扮,可比穿上比堅尼更具美感,只因微顯而非畢露。洋妞身高腿長,自更添三分嫵媚,在六街九陌當中走過,哪用搔首弄姿,已見鶴立於粥粥群雌,眾生莫不顛倒了。
老外誇我們的旗袍性感,準是同一道理,只因半掩半藏之餘,又讓人覺着它顯山露水。那兩邊長長的開衩,就是性感所在,在洋人眼中,不好比女人下身的cleavage?開在不高不低之處,分寸恰可,實在攝魄勾魂。
這服裝上的衣衩,據孟暉所著《潘金蓮的髮型》的考證,是早於漢末、魏晉時期先進入西域,再於北朝晚期再流行到中原的。開衩便利騎馬,契丹和蒙古人的衣裳,不管男女的都開衩,當然不難明白。旗袍既是滿族服裝,開衩也就理所當然。那種含蓄的美感,不必說讓老外大開眼界。
美國作家亨利米勒誇《董夫人》是性感電影,誇的該是它能把性苦悶女人的情懷含蓄表達出來。導演唐書璇的技法,正好比給旗袍開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