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福利及食物局的「創設健康未來」文件諮詢期今日屆滿,多個團體昨日發表的調查均顯示,市民對未來的公營醫療發展充滿着種種憂慮,包括長者擔心日後會出現先錢後醫、急症室狂加收費;逾四成受訪者不贊成政府增加中產人士的醫療收費。民主黨更批評諮詢文件避談融資問題,令中產人士擔心政府有削減醫療服務,增加中產開支的動機。 記者:雷子樂
民主黨於上月成功訪問了九百五十二人,近四成受訪者不同意日後的公營醫療服務只集中幫助低收入人士;四成二人認為即使資源不足,也不該增加中產人士的醫療收費。該黨醫療政策發言人鄭家富要求政府承諾不削減對中產人士的醫療服務。
爭取長者福利聯合行動亦於上月訪問了一千零五十六名長者,發現大部份長者都對未來的新醫療服務模式產生許多擔憂及不安,長者的首五大憂慮依次為醫療收費會大幅增加、急症室收費大幅提高及關閉一些急症室、先付錢後醫治、輪籌時間過長及救護車收費。
八成人預料費用增加
該組織成員黃子森說:「我哋長者死就唔驚,最驚係病咗要畀好多錢先有得醫。」另一長者成員黃蘭桂則擔心,即使是普通肚痛,也要經多項檢查才能找出病因,「到時可能要畀幾萬蚊檢查費,邊度負擔得到呢?」
香港健康網絡也於九至十月期間成功訪問一千二百六十四名市民。調查發現,五成受訪者認為這次諮詢只是象徵性,一成三人根本不知道衞福局局長周一嶽親自呼籲市民發表意見。網絡總監伍妙敏說,八成受訪者認為個人花在醫療的費用勢必增加,但四成人認為服務水平會下降,可見市民對未來的醫療服務未感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