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故事:<br>言語治療師助病人重拾吃東西的快樂

醫療故事:
言語治療師助病人重拾吃東西的快樂

頭頸部位患癌的病人,除了受到病魔折磨外,更會因電療及組織被切除而導致吞嚥困難。病入膏肓之際,連與生俱來的吞嚥能力也被剝奪,食物只能靠長期插着的鼻胃喉輸送進體內。威爾斯親王醫院高級言語治療師張美詞就是負責幫助這類食不下嚥的病人,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重拾吃東西的快樂,「對佢哋嚟講,食唔到嘢,就係世界嘅完結。」

以鼻咽癌患者居多

吞東西看似易如反掌,原來要數個器官同時配合。張美詞說:「我哋嘅舌頭會將食物推進喉部,聲帶喺呢個時候會合上,封着氣管嘅入口,讓食物順利進入食道。如果過程中出錯,一係卡住喉嚨窒息死亡,二係食物跌進氣管,引致肺炎,同樣致命。」
張美詞的病人以鼻咽癌患者居多,因長期電療會令口腔肌肉硬化或神經線萎縮而喪失吞嚥能力,其次則是腫瘤生在舌頭或喉部組織的病人。她曾遇過一位二十多歲的舌癌病人,舌尖被切掉,從此說不出「啦」、「他」的字,好不容易才幫他矯正發音,並運用不完整的舌頭順利推送食物。
該名病人康復不出數月,癌細胞卻去而復來,這一次「大半條脷」被切掉,他從此要插着鼻胃喉去上課、考試及行大學畢業禮,其間不時要接受進食訓練。張美詞幫助他吞食粥及牛奶,失敗連連的時候,病人還主動安慰她,「唔緊要啦,都盡過力。」
經過兩年多的治療,該名病人最終離世,張美詞慨歎道:「難過一定有,我知道就算幫唔到,起碼有嘗試過。」
她坦言大部份病人最終都會敵不過癌魔,「嚟睇得我哋,病情都係好嚴重。」她的任務不是幫助他們避過鬼門關,而是提升臨終前的生活質素,「就算濕吓個嘴,都會舒服好多。鯁死係一件好辛苦嘅事,坦白啲講,希望佢哋可以舒服啲咁過身。」
記者 白琳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