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金融市場最重大的消息,自然是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正式提名白宮經諮會主席貝南克為下任聯儲局主席。由於貝南克過往一向主張設立通脹目標作為調控貨幣政策的準則,假若上任時通脹仍居高不下,美息上調步伐便有可能會加快,美元屆時亦可再衝一陣,但此舉將令美息加快見頂,與加息周期初展的歐日背道而馳,市場若繼續炒息差因素的話,美元回落的機會亦相應大增。
市場一般相信,聯儲局本周會再加息25基點,而在12月中及1月底的會議中亦會各加息25基點,換言之,在格老卸任時,聯邦基金利率極有可能調升至4.5厘水平。
由於貝南克已表明首要任務是維持格老年代貨幣政策的延續性,故在其上任後,不會即時改變加息周期,以信守其蕭規曹隨的承諾,故我估計美息由目前水平起計,仍會有1厘的累積上調空間,然後才在4.75厘見頂。當然,預測是否準確,仍要視乎當時的實際經濟環境,若油價持續高企,其影響又滲透至其他經濟角落,令通脹進一步惡化,不排除貝南克會繼續大刀闊斧地加息。
美元現時仍漫無方向,加息因素繼續為美元提供支持,但美國經濟開始出現放緩迹象,卻令投資者對高追美元存有戒心,此所以美元上周已予人疲態漸露的感覺。雖然美國第3季經濟錄得較預期強勁的3.8%升幅,但上周公布的消費者信心降至兩年新低,對美國經濟前景便非好兆頭。不過,單一數字不可能代表趨勢已形成,因為美國多地剛經歷過3個颶風(卡特里娜、麗塔和威爾馬)蹂躪,或會對消費信心構成衝擊,故有待觀察過下月的數字,再下結論未遲。
通脹惡化須留神
有一點投資者要注意的,反而是全球通脹是否正在惡化。繼南韓前周加息後,印度和新西蘭上周亦分別加息1/4厘,原因又是因為要壓抑通脹,而多名歐洲央行委員上周亦一再重申要對通脹提高警惕,可見油價所引燃的通脹壓力已愈來愈大,而美國正踏入冬季的取暖油耗用高峯期,剛有回順迹象的油價會否升浪重展,是投資者必須加倍留神的。
至於本周滙市,我仍建議以不變應萬變,歐元仍可在1.19至1.22的300點子範圍內高沽低買,英鎊則在1.78美元中位可以試沽。日圓暫乏大舉反撲的條件,若遲遲未能升破115,則116關口失守的機會便相當大。由於日圓近期上落幅度過窄,我個人的看法是暫不沾手為妙。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