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類固醇吸入劑副作用大減

新類固醇吸入劑副作用大減

香港哮喘會醫學顧問兼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利知行表示,哮喘治療藥物主要分為抗炎藥和舒張劑兩種,而抗炎藥又以類固醇(Steroid)為主。不過,類固醇會對部份患者產生副作用,包括喉嚨痛和聲沙等。但本港將於年底引入新式類固醇吸入劑,相信可減少副作用。

減少喉嚨痛和聲沙

利知行解釋,患者吸入類固醇噴劑後,類固醇會直接刺激口腔和喉嚨,部份患者可能會有副作用。可是新式類固醇噴劑中的成份需於吸進肺部後,經特定的酵素活躍化後才會發揮效力,因而可以減少喉嚨痛和聲沙等副作用,但未知藥費會否較傳統藥物昂貴。
他強調,九成患者在接受傳統治療後,病情已有顯著改善,其餘一成則可考慮使用免疫球蛋白E(IgE)治療和脫敏治療等新療法。有研究顯示,哮喘患者只要連續注射重組免疫球蛋白E單克隆抗體三個月,即可大大減低哮喘的發作率,但治療費用也相對較昂貴,患者更可能會有危險。
利知行又稱,脫敏治療是在患者的致敏源中提煉試劑,以皮下注射等方式注入患者體內,讓患者逐漸「習慣」後脫敏。不過,這種脫敏治療相當危險,即使有醫護人員在場也可能發生意外,所以一般不會鼓勵患者使用。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