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國老作家死了,全國對這位老頭子的「評價」,是「他最大的貢獻是他說了真話」。
看見這一句,笑得眼淚四溢。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國,地位最高的所謂「知識份子」大師,其畢生最大的功業,竟然是「他說了真話」。正如紀念愛因斯坦,大科學家畢生最大的貢獻是「他告訴世人一加一等於二」;表彰史提芬史匹堡,大導演畢生最偉大的貢獻是「他拍出一套叙事清晰的十分鐘八米厘小電影」;或者讚揚歌唱家帕伐洛提:「他畢生最大的貢獻是能夠發音正確無誤地說出一句完整的意大利文句子。」
如果一個知識份子最大的貢獻是「說真話」,那麼「你阿媽係女人」就是人類文學藝術之中最感人的一首詩。難怪中國從來沒有人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以小說《靈山》奪獎的那一位,是法國人),包括這位眼巴巴望諾貝爾獎的老先生,諾貝爾評審委員會還是有眼光的。
作家是不是一定要「說真話」?哈利波特小說系列,通篇妖巫邪盜,沒有一句是真話。《愛麗絲漫遊仙境》,講一個小女孩追逐兔子闖進一個秘密的王國,也是信口胡吹。衞斯理小說,主角上天下地,坐太空船回到未來,沒有一句是真話。「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是從天上來的?李白也是個吹牛皮大王。
作家不必說真話。不管真話假話,只問話說得動聽不動聽。一部精采的作品,讀者不理會通卷是真話還是假話。在一個文明的社會,作家擁有在創作中說假話的自由—成就一本作品,不是寫日記,也不是向神父告解,真話不真話與市場無關。
如果《哈利波特》的作者勞琳,不必奉命在泰晤士報發表專文:「堅決擁護首相貝理雅出兵伊拉克剿滅邪惡軸心」、「堅決支持貝理雅深化市場經濟」、「堅決擁護在倫敦建一座世界級的摩天輪」,雖然在讀者的眼中,伊拉克的侯賽因確實該打,市場經濟正確,摩天輪建起來,確實為一座真正的國際城市錦上添花,這些觀點全部是真話。
這位老先生的「作品」,之不太令人發生興趣,在於原來他畢生最大的貢獻是說出「太陽是應該從東邊昇起來的」,這是對讀者,也是對他所屬的那個民族的一種含蓄的侮辱。人生很短,偉大的作品太多了,聽一個作家或一個國家無病或有病沒完沒了的呻吟,令人太厭倦。《哈利波特》第七集不知何時問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