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Q&A

禽流感Q&A

Q:甚麼人要打流感針?
A:據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出,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打流感針,也不可能為所有人接種,本港衞生署便列出了六類高危人士,建議他們注射流感疫苗,包括:65歲或以上長者、個人護理院舍的住客和職員、長期病患者、醫護人員、家禽業從業員、6至23個月的幼兒、妊娠第2及第3期的孕婦。

Q:多久要打一次針?
A:勞永樂表示,每年注射一次流感疫苗即可,本港的流感高峯期通常在每年的1至8月,所以市民在12月注射疫苗,就能夠獲得最佳的保護。

Q:打一針,能抵抗甚麼類型流感病毒?
A:世衞組織每年都會按各地流感數據,建議即將來臨的流感季節應使用的疫苗成份,05/06北半球的疫苗要預防甲型新喀里多尼亞流感(H1N1)、甲型加利福尼亞流感(H3N2),及乙型上海流感。但即使打了預防針也不是百分百不會感染,因為要視乎當時爆發的流感病毒跟疫苗是否脗合。

Q:針打得多,會否削弱產生抗體?
A:有一種說法,人體打得流感預防針多,會削弱產生抗體的能力,但勞永樂認為只是「以訛傳訛的傳言」,他說:「為小朋友打防疫針是一種對他們身體的人工考驗,也可以盡量保護他們,能有效防止他們免受流感病毒侵襲的機會達到八成,老人家接種後產生的預防能力雖然較低,但流感預防針卻令老人患流感後死亡的機會減低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