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股市向來都是投資者的「戒心之月」,過往數十年,10月份經常出現大跌市,美國投資者便把十月稱為「十月厄運」,雖然10月只剩下1個交易日,恒指已跌逾千點,久違了的250日線,可能會再與恒指會面。
在過去1個月,不少投資者都損失慘重,因為個別股份較恒指之累積跌幅大許多,大市成交較上月份增加,在下跌的過程中,反彈的幅度小,但滑落時的速度快,沒有把握機會減持者固然輸得多,入市博反彈者亦損傷慘重,恒指已跌至250日線水平,還要跌多少?
250日線一向被本港股民視為「牛熊分水嶺」,指數企於其上,長期升浪未完結,平均線呈強勢排列,更是「牛市」的重要條件,若跌穿250日線,即長期升浪完結的徵兆,再出現平均線組合弱勢排列,則正式步入熊市。因此,每當恒指與250日線相遇,投資者不應只考慮升跌問題,更重要是留意牛市熊市的轉變問題。
眼前景況未必可信
從經濟及樓市狀況看來,港股不太可能出現熊市,這是正常不過的結論,因為現實環境狀況會直接影響人們對股市走勢的看法,經濟好,不易認同股市會步入熊市;經濟差,不易相信牛市會出現,近的例子是2003年的「沙士」事件。在「沙士」肆虐之時,經濟及樓市低迷,股市回升,很難取信於投資者這可能是步入牛市的時刻,原因是股市及樓市攀升與眼前的經濟環境格格不入,投資者這樣想,其實是完全符合人性的,然而,若能多想一個問題,想法可能完全改變。
股市與經濟的關係是甚麼?前者是後者的領先指標。97年股市自高位下滑,經濟並沒有明顯改變,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經濟追隨股市同步下跌。2003年「沙士」之極度恐慌期,股市開始回升,當時經濟未有絲毫起色,過了一段時間,經濟確認股市的領先作用,逐步回升。
現時不能斷定港股會否步入熊市,因為恒指仍未確定下破250日線,其他平均線亦未出現下破250日線的弱勢排列,且在現時的經濟勢頭下,出現熊市的揣測欠說服力,惟若從「領先指標」的角度想,則不能不有危機意識。事實上,擺在眼前的還有利率不明朗的因素,新美國聯儲局主席會採用甚麼貨幣政策,30年債再推出市場,油價依然高企,禽流感正在擴散,都是香港經濟的隱憂,若這些事情向壞的方面發展,則經濟便會於未來確認股市的走勢。
在此關鍵時刻,必須留意恒指及平均線如何在250日線穿梭,不要因為眼前所見與股市實況背馳便掉以輕心。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