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禽流感陰影下,不少市民擔心家鴉會成為散播禽流感的帶毒者。漁農自然護理署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利偉雄稱,散播禽流感的主要為水鳥,而家鴉屬市區鳥類,與水鳥交叉感染的機會相對較低。在過去兩年抽取逾百個樣本中,進行禽流感測試,均呈陰性。不過,漁護署呼籲市民不要餵飼野鳥,避免接觸牠們。
利偉雄昨日帶同記者視察該署職員放置藥餌捕捉家鴉的情況,他稱現時本港的家鴉數目維持在二百五十至三百隻之間,其中九成集中於深水埗區麗閣邨及麗安邨,部份則在九龍仔公園一帶活躍。由於家鴉生活習慣破壞環境衞生,並對本地物種構成威脅,漁護署自前年開始採取行動控制其繁殖。
觀察動靜後才進食
家鴉聰明非常,漁護署去年暑假曾設計一款可進不可出的鐵籠來誘捕家鴉,並於籠內置餌吸引,惟家鴉竟站在鐵籠邊,完全沒有中計。利偉雄稱,自今年二月開始,該署嘗試以牛肉、豬肉、魚肉或叉燒等食物再混合鎮靜劑做成藥餌,放置在家鴉出沒的地方。至今放置七十次,共捕獲七十隻家鴉。不過,在藥餌放下的首幾天,家鴉只會用嘴啄盒蓋,觀察周圍動靜後才進食。若有家鴉中招後,其餘家鴉就不會再來,所以要等一段時間,讓家鴉淡忘後,漁護署職員才可以同樣方法捕捉。
漁護署職員亦會主動出擊捕捉牠們的雛鳥及蛋,將牠們人道毀滅。利偉雄表示,該署在家鴉糞便及屍體抽取的一百多個樣本中均無發現禽流感,當局會密切留意家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