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加息因素已消化可望反彈

實戰理論:加息因素已消化可望反彈

恒指10月份下跌1000多點,市場情緒剎那間變得悲觀起來。加息步伐持續、禽流感疫情的憂慮,都是大市下跌的主要原因。

上周五美國公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8%,較市場預期為佳;反映通脹的核心指數則放慢至1.3%,為兩年內最溫和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在溫和通脹之下維持理想的經濟增長,相信聯儲未必如市場所憂慮的會加快加息步伐。
大市在高位因加息步伐加快的憂慮而下跌,跌至近期低位其實已作出充份反映,配合上周五的數據,港股應可作出技術性反彈。若市場真的利用此等數據再炒息口見頂,則後市可望重上高位。近期市場情緒已一面倒向淡,加上禽流感的憂慮,正是將投資情緒降溫至極點,相信短期可望出現一個較強勁的反彈。
炒加息、炒息口見頂、再炒加息……下一次應是炒息口見頂罷!2005年的市況就是在此等情況之下出現大型上落市。
11月份的期指未平倉合約只得8萬多張,似乎大戶的倉底尚未完全建立,期權未平倉合約亦相對地少及分布得較為鬆散,估計本周初,市況仍缺乏明確方向,波幅介乎14200-14500點。
藍籌股方面可留意滙控(005),滙控早前受壓,市場的論點及理由了無新意,全部皆是筆者在去年底叫大家在135元水平沽貨的理由,此等論點終於在滙控股價跌至低位時出現。

滙控博短線反彈

讀者們若一直有跟閱此欄,應可了解及比較市場的看法是如何的後知後覺。市場永遠都是在股市上升之時漠視負面因素,在下跌時才找解釋的理由。其實以走勢而論,近期的滙控是明顯的表現強勢,加上快將公布派發季度股息,股價相信已在120元水平見底,博短線反彈此其時矣。
二三線股及一些基金股,特別是工業股,皆全面報跌,原因只得一個,就是過了高增長期,PE難以維持於高水平。更加重要的是,此等股份大部份已累積了頗巨大的升幅,機構性投資者開始獲利。現今投資市場講求效益,就算是好公司也不一定要長相廝守,只要是增長放緩,基金經理也會爭相沽貨獲利。長線投資也要計回報率及機會成本,不是盲目地死揸不放。相信不少此類股份在未來兩三年也難翻身,此等例子在過往數年屢見不鮮。
今年股市其實是頗難獲取大利的,市況只是大型上落市,資金主力集中在一線藍籌身上,二三線股陷阱重重,偶一不慎便泥足深陷。小投資自然被驅趕至窩輪市場上炒作,但散戶用炒股仔的方法去炒輪,卻又死路一條。雖然大市平均成交150-200億,但對於主要客戶為散戶的中小型證券行,其實只是慘淡經營。
筆者的「專業投資實戰課程」尚餘少數學額,查詢可致電「香港投資者學會」23928466。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