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相信是每個父母的最大心願。不少父母眼看子女剛學會走路,就急不及待要他們上法語、打網球、彈鋼琴等興趣班和補習班。但英國倫敦大學研究員前天指出,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妨礙兒童日後的創意和發展。
研究指出,勞工階層的父母多放任子女自由發展,中產階級的父母則對子女要求高,一俟子女學會走路,就為他們報讀大量興趣班,增加將來入名校機會,但會窒礙了小孩的創意、想像力和獨立發展,令他們成了中產階級憂慮下的受害人。
小孩不能享受生活
「中產階級的父母,總是認為要把子女好好教導,令他們勝過別人才算『有家教』。」曾教導威廉和哈里王子的韋瑟必幼兒園主任阿維絲慨歎:「課外活動太多,小朋友就不能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反而經常玩煮飯仔或砌積木的小朋友,由於有更多機會和其他人相處,他們會表現得更加獨立和有創意。」
英國傳統名校達利奇學院中學部主任馬什直言:「我們不是想要七歲就懂得微積分、小提琴六級的學生,我們想要的,是懂得享受音樂和數學樂趣的學生。」他強調報讀多少課外活動對入學作用不大,「面試是要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測試他們的耐心、推理能力,看看他們能否主動發問、跟隨指引。」
阿維絲擔心過早強迫子女學習,令他們日後變得反叛。要想子女有好表現,馬什建議家長:「每周至少放任子女盡情玩樂兩晚。
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