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會》上映一周,好評如潮,票房成績亦不錯。很多未看的朋友也表示很有興趣去觀看。本人一向很喜歡杜導演的作品,每一部也會到戲院去觀看,但今次看後總覺得怪怪的。
首先用「黑社會」去作為一個戲名,本質上已經是一件很古怪的事。「黑社會」只可以作為一個電影的題材,內裏要講的可能是義氣,可能是人性的奸險,可能是其他的東西,這些東西才會構成一個戲的名稱。例如杜導演以前有過好好的戲名《暗花》、《暗戰》等。希望杜導演班智囊畀心機諗啲戲名,繼《PTU》、《黑社會》後,我唔希望下次部戲叫《警察》或者叫《消防員》。
相對以前杜導演的戲,我覺得《黑社會》略為遜色,原因是過往杜導演的戲總有一個清晰,強烈,有感染力的世界觀在戲裏面,但今次《黑社會》就看不到,只看到導演在橋段內游移,甚至被橋段控制。但以杜導演的功力,相信單手也可以拍贏香港的大部份導演,如果兩手齊用,相信作品會更加可觀。兩手齊用的意思是製作上,美術攝影上的重新關注。
《黑社會》最成功的地方是選角,配角的運用非常出色,林家棟的演出簡潔有力,我們看慣了的任達華在杜導手上也與別不同。怪不得杜導能吸引這麼多的演員花這樣長的時間去拍攝他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