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是鴿是鷹皆不可信

國際視野:是鴿是鷹皆不可信

不少分析家認為,剛獲美國總統布殊提名接替格老為下屆聯儲局主席的貝南克是隻「白鴿」(較溫和的鴿派),並認定此君可能會將加息步伐減慢,然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人們可有留意10年期聯邦債券孳息在其提名後至今升了多少?
是的,貝南克在某些環節可能與格老持不同看法,例如通脹目標,前者認為為增加透明度,令市場不作無謂揣測,央行應訂定並給市場知道目標上限。然則格老不隨便劃地自牢的原因,以筆者膚淺的推測,是想因時制宜者。瞧瞧headlineinflationrate和coreinflationrate之差距,作為決策者面對這個目前呈現「頭㷫身凍」之症狀,該如何落藥才不致誘生「併發症」,確實考功夫。一般中央銀行家都會以核心通脹率為調整貨幣政策指標,倘如是,美國這次加息周期應就快完結,但實際是否如此,相信連格老及其同僚也未必心中有數,遑論其他(包括冠一)「斷估」無辛苦之士?

央行首務壓抑通脹
遏抑通脹乃中央銀行新的首要任務之一,見各類衡量通脹之數字有偏離或惡化迹象時,已必須提高警覺或採取適當措施,哪會因自己是「鴿」而暫緩行動,難道要被狼(通脹)咬才變番隻鷹乎?故此評論員為人冠以甚麼白鴿、禿鷹皆不可信,唯一可信的便是數據。
然而筆者並不懷疑貝南克之能力,只是此君貴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與總統先生的關係應非比尋常,亦會站在主子那邊為其出謀獻策,須知道「政」在「經」之前,尤其是牛仔總統布殊若又有甚麼「新玩意」需要主席先生幫忙行個方便,被人指為「鴿」的貝南克又可否保持其獨立性,抑或會露出其鴿子溫和或感性一面,從而因政策有所偏差而導致出現後遺症?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