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386)面對原油成本高企,但內地成品油價卻受制於國家無法跟隨外圍上調的問題,今年第三季煉油業務虧損不斷擴大,拖累季度純利大跌兩成,至85.96億元(人民幣.下同);首三季純利282.49億元,微升2.57%。該公司擬因應市場需求情況,減慢煉油業務發展步伐,調低相關的資本開支。
【本報訊】上半年中石化煉油業務經營虧損13億元,單是第三季經營虧損已達66.3億元,可見國際油價高企,對其煉油業務影響相當大;尤其是中石化每年進口原油佔總用量七成,原油成本上升,卻無法相應調高成品油價。
進口原油佔70%成本貴
中石化財務總監張家仁昨日透過電話會議表示,即使預期國際油價可能於11、12月稍為回落,也無助改善公司的煉油毛利。今年1至9月,中石化煉油毛利進一步跌至每桶1.48美元,上半年則為每桶2.32美元。
他指出公司已向中央政府反映意見,有關部門非常重視,並積極研究如何協助煉油企業改善毛利。
今年首9個月,中國成品油需求增長5.6%,相對國家經濟增長9.6%而言,情況屬正常;因此中石化計劃慢減煉油化工業務的發展步伐,延遲推行部份煉油項目。
中石化計劃將今年度資本性開支減低6.5%或40億元,至580億元,主要集中於煉油及化工業務;同時會加大勘探石油天然氣資源,以及擴展零售市場的力度。
勘發油氣溢利升八成
期內公司亦受惠於勘探及開發油氣業務增長,1至9月錄得經營溢利318.36億元,升逾八成(見表),是主要的盈利來源。張家仁透露,首9個月的原油操作成本為每桶7.29美元,較去年同期升4.4%;單計第三季為每桶7.9美元;主要是中石化趁油價高企,開採更多難度高的油氣井所致。
雖然中石化上季盈利倒退,但屬於市場預期之內。高盛證券保守估計,若國際油價維持每桶65美元,而內地又沒有推出新措施改善煉油企業的毛利,則中石化第四季純利可能大跌50%,至45億元;全年將倒退9.2%,至327億元。
政策不改純利將減半
此外,摩根大通認為,觀乎中石化現有經營狀況及負債比率高達58%,料短期不會私有化所有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