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人幫手打理家務、教小朋友念英語,甚至閱讀新聞畀主人聽……這些都不是癡人說夢。韓國政府為鼓吹「一家庭一個機械人」,明年十月起,消費者只需花一百萬韓圜(約七千四百港元),就可將外形似足《星球大戰》機械人R2D2、造型可愛的家用機械人帶回家中。這更是韓國第一台普及型的家庭機械人。
然而,韓國人的野心並不止於此,他們爭取到二○一三年,將機械人工業發展為一個約二千二百億港元的行業,佔全球機械人市場一成半。
韓國信息通信部官員預期,明年面世的三款家用機械人,包括教育機械人Jupiter、打理家務的「奈特羅」,以及閱讀新聞和郵件的「超級機械人」,可賣出六千多台。
機械人之所以能以低價發售,是因為機械人本身是連接到通信企業建構的網路中進行控制,機械人體內毋須安裝電腦系統。但中央伺服器受到病毒感染等而發生錯誤操作的風險亦較高。
本港適用 應有市場
經常引入日本等地最新電子玩具的香港玩具店JCShop負責人莊天麟說,相信韓國家用機械人可以適用香港,但正如日本機械人,可能大部份功能需用當地語言即韓語操控;他預計當地會先測試本土市場反應,下一步才會出口。七千多元是港人消費得起的水平,他早前售賣的一款人工智能機械人,售價逾萬元,仍賣出了數百個。但暫時本港最暢銷的機械人依然是日本出品。
目前,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機械人王國,大約一半生產都銷往海外。而韓國的進口機械人中,有八成來自日本,因此最近正建議對日本多關節型機械人徵收懲罰性關稅。
或對日徵懲罰性關稅
韓國為追近日本的技術水平,近年對發展機械人異常積極。今年三月,韓國創出了全球首個通過網絡運作的人工智能女性人形機械人Ahra。本月又開發了可運送彈藥的軍事機械人。明年到二○一一年,還打算投資三百多億韓圜(約二億多港元)發明戰鬥機械人。
為了讓企業增加互相切磋的機會,韓國又舉辦專為機械人而設的機器人博覽會,剛好在昨天開幕。每逢五月又會辦機械人世界盃。
本報記者/《朝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