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買期權博年底見天日

英之見:買期權博年底見天日

建行(939)掛牌牛皮,穩守招股價,但第一個衍生影響已經浮現,尾市一批大型股沽壓沉重,應該是和建行及神華(1088)雙雙加入富時指數有關。原本已提不起勁再入市,不過忽然而來的折扣實在吸引,不妨在這些尾市被蹂躪的股份選擇。就算恒指出乎意料跌破14300,由於已先行下跌,防守性會比較強。
收到一位讀者善意的電郵提醒,昨日豁出去買遠期認購期權的建議,和賭一鋪沒有分別,有損專業的形象。建議接受,但作風一定照舊,用輸光的心態買期權的建議,其實已非第一次,最成功是當日推介買和黃(013)遠期Call,其後正股升勢凌厲,照跟回報以倍數計。
買衍生工具是賭博性質,但配合形勢,有值博率之餘,隨時在風險管理上更佳,買和黃遠期Call,是認為正股有重估契機,可是和黃本身實在欠缺防守性,買正股一旦失手,損失會頗慘重,因此寧願賭期權。

控制注碼 賭得精明

今次的建議,則是絕地一擊的性質,短期資金流向極之不利,但依然認為大市未死,今時今日周期極短,要起死回生根本不難。買股票如泥牛入海,難以估計底部,倒不如買期權,博年底之前重見天日,用注碼控制風險,不用擔心發展成大熊市,或者忽然急跌止蝕無門的慘劇。善用衍生工具,並不是單純求賭,而是要賭得精明。
至於設置12月的時限,除了博年尾例旺之外,是不想拖泥帶水。股市轉淡,到目前為止是一個月左右的事情,對經濟有打擊,但未算嚴重,假如如此這般一潭死水繼續下去,再多兩個月的時間,經濟活動會反過來被股市嚴重打擊,屆時公司的基本條件有變,股價儘管在低位,盈利預測有變,可能便不再吸引。最簡單的連環船效應,莫如樓價以至樓市交投量,股市再死兩個月,就是另一個世界。
由於股市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環,會產生連鎖效應,因此在堅持博大市好轉之餘,設置一個時限亦比較合理。兩個月可能不足夠,但行動一定要有取捨,明年第一季資金才再來,便惟有慨歎欠運,落注要有輸得起的心態,否則不宜進場。股市是愈來愈似賭場,大勢所趨沒有辦法,只有適應。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建行(939)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