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形式接管 行會12月拍板<br>兩鐵合併後將全面減價

承包形式接管 行會12月拍板
兩鐵合併後將全面減價

【本報訊】地鐵及九廣鐵路公司的合併研究已完成,行政會議將於十二月審議及拍板決定,政府全資擁有的九鐵,將把管理權併入政府為大股東的上市公司地鐵,地鐵則以承包形式全權接管九鐵日常運作,合併後地鐵和東鐵將提供一次過全面減價,預料兩鐵每日三百二十萬人次乘客人人受惠,減幅由一、二角至最高二元多,其中長途線減幅最大,例如由地鐵荃灣站往九鐵上水站,全程現需二十元,將來可減兩元或以上。 記者:呂焯均

由環境運輸及工務局與財經事務局,和兩鐵共同商討的合併計劃,過去一年多可謂峯廻路轉,最初是探討由地鐵完全買入九鐵,但近半年來,談判一直呈膠着狀態,主因是價錢談不攏,財經事務局為維護公帑利益,認為定價若較低,雖能吸引地鐵小股民投贊成票,但會引來立法會和公眾批評政府賤賣資產。另方面,九鐵營運狀況也不理想,特別是西鐵和輕鐵長期虧蝕,難以叫高價。若叫價較高,地鐵小股東不會支持合併。

減價一二角至二元

環運局則力主合併,認為對鐵路發展和乘客都有好處,合併後地鐵可成超級品牌,有助地鐵向外發展,到外國競逐合約。
據了解,最近談判已達成共識,決定地鐵以承包形式接管九鐵管理權,但九鐵資產仍屬政府,地鐵只需支付數額較小的租金給政府,不用花大筆資金收購,避開九鐵賣價的爭議,又得到合併的好處。日後當西鐵、馬鐵及輕鐵的營運狀況好轉,有盈利前景,政府可與地鐵重開談判,由地鐵正式買入九鐵資產。
行政會議將於十二月審議兩鐵管理權合併方案,通過後需修訂九鐵條例,預計需要一至兩年時間完成立法及合併程序。
根據管理權合併方案,地鐵和九鐵可簡化管理層,日後車站設計可互相配合,減少不必要開支,從而減低成本,這種協同效應可以回饋乘客。
因此,地鐵和九鐵可於合併後全面減價,但各線減幅不同,由一、二角至最高兩元多,要轉車和長程的乘客減幅較大,可達兩元以上,短途客的減幅最小。預料西鐵及輕鐵票價則不受影響。
兩鐵合併不會削減前線員工,但會精簡管理層。此外,根據兩鐵現行法例可以自行決定票價,但合併條款加入類似巴士的可加可減機制,按各設定元素的變動自動調節票價。

不會減少前線員工

兩鐵合併後,政府會把沙田至中環線的過海鐵路發展權交地鐵,但會分兩階段發展以配合人口增長需要。
地鐵會盡快規劃和興建大圍至紅磡段,十年後才展開紅磡往中環段。地鐵會把沙中線車站設計盡量貼近現有車站,例如不建金鐘站、中環站,只擴建現有的地鐵中環及金鐘站應付,節省投資。
地鐵主席錢果豐昨出席一公開場合時稱,兩鐵合併已「傾得幾埋吓」,希望能成事。他直言站在地鐵立場來說,兩鐵合併對所有人都有利,若成功合併,在協同效應下,現時票價有輕微下調空間,但他不肯披露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