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申訴專員就多項行政失誤炮轟多個政府部門,當中涉及連累會考生的考試及評核局、明知有人僭建而不加理會的地政總署與屋宇署、亂批流動電話機站申請的電訊管理局。申訴專員並表示,已就政府醫療收費減免機制是否有被濫用問題,主動展開直接調查,以防浪費公帑。 記者:陸羽平、蔡元貴
申訴專員戴婉瑩說,將會就醫院管理局及社會福利署實施的醫療收費減免機制,主動展開直接調查。申訴專員公署近期接獲舉報,投訴有人濫用公營醫療服務的收費減免機制。
涉金額逾五億元
該署進行初步調查後,得悉在○四/○五年度內獲批的減免收費申請達一百一十萬宗,涉及款額約五億二千七百萬元。
醫管局及社署均聲稱沒有發現濫用機制個案,亦沒有關於不獲批准的申請數字及不批准的原因等資料;但申訴專員公署認為,鑑於獲批減免的金額相當龐大,必須審研現行的制度是否足以杜絕濫用,確保公帑運用得宜。該署高級調查主任鄧健章說:「我哋擔心,未必係冇人濫用機制,而係未被發現。」
華員會社工助理分會主席黎永盛透露,該會會員曾向有關部門反映醫療收費減免機制可能被濫用的情況。現行制度存在漏洞,當一名合資格人士獲得批發醫療收費豁免證明書後,在有效期的半年至一年內,假設他的入息已超過審批上限,即使他不把證明書交回政府,也不易被發現,造成濫用豁免情況。
醫管局稱有指引
醫管局發言人回應稱,公立醫院現時已有一套既定程序指引,處理和審批醫療收費減免申請,而該局一直有檢討這套制度。
社署強調,政府一貫政策是確保不會有人因經濟問題而得不到適當醫療照顧。在處理因經濟困難未能負擔醫療服務收費的非綜援受助人醫療減免申請,醫管局及社署已制訂工作指引,社工根據指引,以家庭為基礎作出資格評估,考慮因素包括申請人患病所引致的經濟、社會和醫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