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雖未去到人傳人的境況,但股市已開始染病,零售股、旅遊股、食品股均首當其衝。即使早前港股承接美股升勢高開,該類股份仍是反彈乏力。
禽流感本身並非甚麼新聞,早年前亦曾有零星個案,但對股市的打擊甚為短暫。我相信,當市場習慣了禽流感日日見報後,它對股市的影響便會淡化。但大家要留意一點,淡化不等於不存在,只要有死灰復燃的機會,投資者對禽流感可能構成的打擊,便不可掉以輕心。
現在香港的新任管治班子對危機的處理較為成熟,在禽流感未正式在港爆發之前,已做足不少事前工夫(如加強兩地的通報機制、關閉口岸等應變策略),即使外圍爆發禽流感,香港理論上亦可以應付。
但這世上有種東西叫「意外」。即使做足防範,但當天災真的發生,便沒有完全免疫的方法,所以它對人命及經濟的破壞力仍然存在。投資市場最是無情,只要稍有風吹草動,資金都會毫不留情地進行洗倉。所以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來年本地投資環境並不明朗,加上禽流感的陰影,對投資市場所帶來的衝擊,絕對不能小覷。
買護理基金勿盲目
當然,禽流感若真的肆虐,市場會一致看好醫藥股,不過,大家要懂得從中揀蟀。事實上,真正受惠於禽流感的,是研製疫苗的企業,如英國葛蘭素和瑞士羅氏藥廠,至於在港上市與醫藥掛鈎的股份,與禽流感並沒有直接關係。好像中國製藥(1093)的主打產品是維生素C,可能因為食維他命C可增強抵抗力,所以才吸引投資者追捧。不過,炒這種一時概念的股份,風險不少。如果大家相信禽流感來年仍有機會肆虐,倒不如直接投資上述藥業企業,亦可考慮買入一些有投資製藥企業的基金。
但市場上不少與藥業相關的基金,都會歸類為健康護理基金,它們所投資的範疇除了藥業公司外,亦有醫療設備及健康護理服務,因此表現未必完全與禽流感掛鈎,所以買入前,要了解基金所投資的是哪些公司。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