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禽流感疫情發展迅速變化,港府官員擔心明年一至三月爆發禽流感風險最大,因一月是候鳥扺港高峯期,也是市民感染一般流感的高峯時段,所以容易出現人類感染及擴散的危機,故當局有必要在十二月的關鍵期嚴加監控,防止疫症出現。 記者:梁洵瑜、蔡元貴
政府各部門在前天舉行過政府跨部門會議,評估疫情及定下各部門分工。對於禽流感是否壓境,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現時最擔心是在明年一月爆發禽流感的風險最大,因為一月是候鳥扺港的高峯期,屆時會有逾五萬隻候鳥在港棲身,同時又是市民患上一般流感的高峯期,若禽流感H5N1與甲型流感同時出現高峯,便較容易出現人類感染禽流感情況。
醫生指流感疫苗短缺
消息人士解釋,若屆時候鳥及家禽感染禽流感H5N1的情況緩和的話,即使市民患一般流感仍屬高峯期,爆發禽流感的風險相對較低,故當局認為,現時必須做好監察候鳥及家禽的措施,十二月更為關鍵,必須嚴守把關,避免疫情一觸即發。
對於禽流感威脅引起全球恐慌,當中尤以亞洲為甚,有國際市場資訊公司在十月二十五至二十六日期間,於香港、中國內地、台灣、新加坡及南韓訪問了二千五百多人,結果顯示在香港、韓國及台灣,每三名受訪者中,就有兩人相信禽流感將會在未來六個月演變成嚴重問題,逾七成相信最終會全球爆發。
三成港人說現時已經減少吃家禽,四成八認為政府處理禽流感爆發工作不足,三成八則認為若全球爆發時港府應封關。負責該項調查的TNS聯席總監葉文基稱,調查顯示香港及其他地區對處理禽流感問題的迫切性。
在禽流感逼近下,本港今年雖有約有一百萬針流感疫苗供應,但近兩周市民紛紛要求注射疫苗,令疫苗供應緊張,醫學會會長蔡堅說,昨致電五間藥廠,其中四間說疫苗已無貨,餘下一間表示要等數天才知道有沒有貨。
港不跟澳門防疫措施
他強調,今年政府有二十五萬針疫苗為長者或有需要者注射,私家醫生約有七十五萬支,相信現時仍有部份醫生存有疫苗,故市民不要過份擔心,他認為老幼及長期病患最有需要注射,年輕人士未必有需要。
他更提醒醫生不得坐地起價,否則違反醫生守則。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則強調,流感疫苗不能預防禽流感,只能預防一般流感,他相信不少醫生仍有疫苗存貨。
至於澳門方面,昨日起禁止雞販必須每晚把賣剩活雞屠宰雪藏,署理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勞月儀稱,本港暫不仿效澳門的做法,因為本港街市細小,雞檔及雞隻數目多,要執行有一定困難,加上本地出售的活雞,已全部注射疫苗,現階段毋須採取這類措施。過去兩年共有八個雞檔因未符合處理雞隻的衞生要求而被終止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