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筆這上下,我家印尼籍家務助理阿玲如果不是正打包行李,便可能躺在牀上闔不上眼入睡。丈夫病了,她只好拋下幼女離開爪哇南部的夫家老遠到香港工作。首份工作不夠兩個月,她服侍的老人家離世,失去職位。第二份工作不到一個月主人覺她不順眼。輾轉介紹,家母見她沉實便收留料理家務,雖然家中只有我們母子二人,在下超過一半時間作空中飛人,但鄉下地方多的是空間與花草樹木,就是除草澆水在幾間屋子跑上跑落便累個人仰馬翻。
幾年下來,廣東話說得明白了,粵菜也燒得頭頭是道,人也時髦活潑多了,然而一千多個日子的分離,明天要回去卻是她蘇門答臘的娘家,在她不斷寄回去的工資調理下,她的男人身體好轉了,婚姻也冒出危機,回去只為討回再不認得母親她的女兒。回家的喜與面對婚變的悲,每一個離鄉別井的女人都有讓她們午夜夢迴淚濕枕頭的故事。
東南亞諸國的吃食都不錯都有特色;印度菜泰國菜越南菜不在話下,世界馳名亦風行。馬來西亞新加坡混合華人煮食的娘惹菜當然惹味動人。就是農作魚穫都豐富的菲律賓及印尼沒有好菜式,所以家鄉雞特別受歡迎,不信看看本地吃炸雞店是否菲人印尼人顧客比例不小。多年前首次到峇里島,以為在荷蘭及香港吃過美味印尼菜在這個人間天堂更和味,誰知前兩者已混合了荷蘭人及華僑的烹調及口味優點,在當地除非到酒店或西方人開的餐廳,一般道地菜館提供的菜式十分普通,就是處處梯田美景種出的水稻也細塵無味。
阿玲的煮食功夫後來進步是家母調教有方。一次請來朋友數人來家吃飯,讓她弄一席正宗印尼菜,咖喱雞的質感與味道比香港本地的差遠了。羊肉也不見鮮美,唯有那碟GadoGado雖然沒有在馬來西亞吃過的精緻但別具風味。
自此,阿玲除了家常粵菜,其他一概不用傷腦筋,只是偶爾周末回家,提前讓她到專門印尼店舖準備材料,為我弄上大盤印尼沙律——GadoGado。每次吃,都會懷念多年前在爪哇中部日惹街頭吃過的巴東牛腦,那是自己吃過所有印尼菜中最堪回味的一款美食,可能有,但在香港自己未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