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年中就機管局上市完成公眾諮詢,昨日公布諮詢結果。政府共收到69份意見書,有九成就機管局應否上市表態,其中反對者佔40%,只有30%贊成。政府表明,暫時未得到大多數人士支持,將會準備更詳細的建議及徵詢有關人士意見;暗示無意放棄機管局上市計劃。
【本報訊】經濟發展及勞工局於去年11月至今年5月底,就機管局上市進行公眾諮詢,收到的意見書來自政黨、航空公司、工會、金融機構、個人及學者,其中國泰航空(293)、港龍航空、中信泰富(267)及中銀香港(2388)均對現階段上市表示質疑。中銀香港總裁和廣北兼任機管局董事。
一兩年內恐難上市
據了解,雖然反對機管局上市的回應者數目較贊成的多,但政府無意就此作罷,或取消機管局的上市計劃;反而深知道安排機管局上市的難度甚高,選擇以更長的時間,與業界、相關團體及機構「摸底」溝通,令反對者回心轉意。這意味機管局未必可於一、兩年內上市。
除了贊成及反對意見,也有其他回應者提議機管局押後上市計劃,直至機管局毋須調高機場收費,也能夠取得理想的業績,從而在上市時獲得相當於政府股本金額的估值,然後才落實上市。
超過四成回應者強調,區內機場競爭激烈,政府必須維持香港機場的競爭力。
競爭激烈不宜加費
此外,針對去年底發生的領匯上市難產事件,有回應者提出,為免可能在法律上受到質疑,政府應設法確保機管局公開招股時,不會遇到法律障礙。政府也可以考慮出售更多股份,並把大部份股份售予香港市民。
至於機管局上市框架,35%回應者就政府與機管局上市後的關係發表意見,全部贊成政府應有足夠權力規管上市後的機管局,以保障公眾利益。
多人建議政府設立規管機構,監管機管局上市後的運作;並贊成設立經濟規管架構,釐定機場收費,認為架構要公平、明確及具有透明度,兼以用者自付為原則。
尚未死心擬再徵詢
17%回應者就機場員工方面提出意見,雖然普遍相信機管局上市,不會對機場員工及工人福利帶來負面影響,不過,有工會明確要求,委任勞工代表成為機管局董事會成員。
政府總結文件時表示,回應者的憂慮皆有理由,機管局進行上市前應妥為處理,政府在繼續推行計劃時,會擬備詳細的建議及進一步徵詢相關人士及業界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