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名詞、混合假設句 - 古德明

動名詞、混合假設句 - 古德明

動詞的及物(transitive)、非及物(intransitive)規則,適用於動名詞(gerund,即ing形式動詞)嗎?
及物動詞必須和受詞(object)連用,不及物動詞則不可帶受詞,例如以下兩句,receive是及物,go是不及物:(1)Ihavereceivedtheletter(我收到了那封信)。(2)Iwillgo(我會去)。動名詞同樣有及物、不及物之分,例如:(1)Ilookforwardtoreceivingtheletter(我盼望收到那封信)。(2)Ilookforwardtogoing(我熱切期待前去)。第一句文法上不可刪去受詞theletter,第二句的going則不可有受詞。

貴欄所引愛恩斯坦句子IfIwerewrong,oneprofessorwouldhavebeenenough(假如我錯了,一個教授抨擊就足夠了),上半截為甚麼不是IfIhadbeenwrong?
這是句式問題。假設句子說現在或未來不大可能以至不可能發生的事,用「If+過去式動詞,would」句式,例如IfIwerewrong,Iwouldadmitit(我假如錯了,就會承認)。說過去的事,則用「if+過去完成式,wouldhave」句式,例如IfIhadbeenwrong,Iwouldhaveadmittedit(我當時假如錯了,就會承認)。
但不同假設句式可按情況混合使用,例如:Ifyouhadworkedhardwhenyoung,youwouldnotbeinneednow(你年輕時假如努力工作,現在就不會貧乏了)。愛恩斯坦說IfIwerewrong而不說IfIhadbeenwrong,表示他的學說現在都沒有錯,並非過去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