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調查發現,近半受訪本港青少年曾經有性行為,逾七成認為自己有足夠的避孕知識,但醫生憂慮上述大多來自朋輩、伴侶等的避孕知識未必正確,曾有人誤以為性行為後以可樂及檸檬水灌洗陰道作避孕方法。有社工呼籲,家長應從小向子女灌輸正確的性知識,並建議政府將性教育納入學校正規課程。 記者:趙燕婷
經一間避孕貼公司與循道衞理楊震社會服務處油尖旺青少年綜合發展中心,於今年六月進行一項街頭問卷調查,訪問了五百四十五位十六至二十五歲的年輕人,發現四成六受訪者曾經有性行為,七成一認為自己有足夠避孕知識。在沒有任何事前避孕措施的情況下,分別有六成六男受訪者和五成一女受訪者會繼續進行性行為,情況令人憂慮。
將安全和危險期對調
十多歲的阿雪昨出席記者會時憶述,由於伴侶不喜歡使用安全套,她以往在安全期期間只會讓男伴以體外射精避孕,雖然深知避孕成效低,但她說:「都係博吓,諗住無咁易中。」結果阿雪年前意外懷孕,並接受了終止懷孕手術。
電台節目《醫情醫性》主持人梁英傑醫生擔心,調查指八成五受訪者表示避孕知識主要來自朋輩、自我搜尋及伴侶等,可能因以訛傳訛而出現謬誤。他舉例稱,曾有青少年將安全期和危險期對調,更有青少年發生性行為後以可樂及檸檬水等灌洗陰道避孕。
從小灌輸正確性知識
另一節目主持人吳穎英則稱,避孕套、避孕針、避孕丸及避孕貼等方法較適合年輕人,相對較安全及較少副作用。
循道衞理楊震社會服務處的社工謝紀良強調,年輕人應該找醫生尋求正確的性知識,處理兩性關係時要學懂尊重,坦誠討論適合的避孕方法。謝紀良呼籲家長應該從小向子女灌輸正確的性知識,並且建議政府將性教育納入為學校正規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