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疏導交通為名賣地為實<br>中區填海用地再捱轟

被指疏導交通為名賣地為實
中區填海用地再捱轟

【本報訊】政府「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的土地用途建議,繼續受到保護維港團體批評,指摘政府以改善交通擠塞為名,出售土地增加庫房收入為實;立法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通過動議,要求政府在有關土地不得興建酒店及辦公室。三個保護維港團體昨日則宣布發起「保護維港週」,再發起連串活動,呼籲市民參與,向政府施壓。 記者:林社炳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劉吳惠蘭,昨日出席立法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會議,滙報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土地用途。

要求減少商業用地

身兼保護維港行動主席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政府旨在賣地給發展商,興建相當於五幢八十八層高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按運輸署推算,會增加每小時七千六百二十三架次的交通流量,令到中環及灣仔交通將會非常擠塞。
結果該委員會通過動議,要求政府大減有關計劃的商業用地,及不得興建酒店及辦公室。但劉吳惠蘭回應謂,有關土地大綱圖已獲行政會議通過,不能以行政手段更改。
此外,保護維港協會、保護海港行動及海港之友昨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於下月六日及十三日,聯合舉辦「保護維港週」,希望透過連串活動,再次引起市民對維港的關注,保護維港,反對政府繼續填海。
爭取保護維港不遺餘力的徐嘉慎,指摘政府欺騙市民,藉口進行灣仔填海來改善目前的交通擠塞情況,實際上是拍賣更多土地給發展商,令交通問題更嚴重,屆時又會再找藉口,進一步填海。他認為,政府有必要將目前中區留作發展的九幅土地,全數留作公眾發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