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在交易 - 李純恩

依然在交易 - 李純恩

中國第十屆全國運動會醜聞不絕。運動員服藥被取消金牌、長跑比賽中用手推撞對手而取勝、教練投訴裁判不公而在電視螢幕前下跪痛哭、奧運柔道冠軍不到一秒鐘就被對手擊倒而被指私下交易「讓金」。
凡此種種,都跟體育精神背道而馳,跟貪污受賄的大氣候相當吻合。在一切向錢看的大氣候中,中國體壇也就成了一個藏污納垢的金錢遊戲場,一個以體育做招牌的利益交易所。
六十年代中國乒乓稱霸世界,那時候中國有兩個極出色的男子乒乓球運動員,一個叫莊則棟,一個叫李富榮,兩人旗鼓相當,但莊則棟就連拿了三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冠軍。
後來有傳言說,世乒賽那隻冠軍獎盃,只有連續三屆得到冠軍的人,才可以捧回去擁有,當時,莊則棟已連贏兩屆,為了確保他三連冠,將獎盃捧回中國為國爭光,在對李富榮那一役中,李富榮必須按照「組織決定」,一定要輸。
結果李富榮輸了,莊則棟三連冠,把那隻大獎盃捧回中國。
那個時代,沒有金錢掛帥,但一樣有利益,一樣有交易。運動員沒有私利,只有國家利益,叫得最響的一句口號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句口號聽起來真好,好像比賽都為了交朋友,但關鍵也就在這裏,為了交朋友,就可以犧牲比賽,「友誼」招牌一亮出來,比不比賽也就其次了。那才叫真正的虛偽。
今天,已經沒有人再唱那「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高調,但「比賽」仍然可以排在第二,第一位的,是「利益」。比起從前的虛偽,現在是赤裸的實利,追根尋源,也是一脈相承,不過轉換了利益集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