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選鞋多拉筋 有助護理雙腳<br>著錯鞋可致足痛影響腰

慎選鞋多拉筋 有助護理雙腳
著錯鞋可致足痛影響腰

【本報訊】亞洲人每日平均走路一萬二千至一萬五千步,較不少地區人士為多,倘若鞋履不夠舒適,除了影響足部健康外,更可引致足痛及腰部問題。有足部治療師表示,一雙優質的鞋非常重要,不同年齡的人應配合不同功能的鞋墊或鞋履,並應多按摩足部和讓雙腿得到充份休息。 記者:黃嘉寶

足部治療師李博坤昨日出席ROCKPORT最新「按摩氣墊」鞋履發布會時表示,香港人最常見的足部問題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扁平足及高弓足,主要由於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所致;而扁平足更可引致後踭痛、鎚仔足,甚至足底筋膜炎等。他又說,香港女士經常穿着高跟鞋,會令腳趾過份受壓、變形,以及形成拇趾外翻,令穿鞋時前足產生痛楚,嚴重者更需進行矯形手術。
他指出,從足部外形、行路姿勢及行路時腳掌的壓力分布,可了解足部是否健康,「睇下關節有無變形、(生)雞眼,扁平足,行路有無入字腳或八字腳等。」他強調,若小腿感到痠軟,腳面感到疼痛及經常無故跌倒,就應延醫治理。

四歲起應定期檢查

李博坤認為,足部護理可從數方面入手,首先不同年齡的人應配合不同功能的鞋履或鞋墊來保護足部,一歲以下的應穿着柔軟、保護性較強的鞋履;一至四歲則要配合承托型鞋墊;四歲至十三歲的可使用彈性鞋墊;十四歲以上則應使用硬性鞋墊。他強調,小朋友由四歲開始,就應定期做足部檢查,更換適合的鞋墊,及早醫治足部問題,「到了十四歲,腳就開始定型,要用硬性矯形鞋墊,另外,小朋友應該着健康鞋,承托住腳踭後跟、鞋頭亦比較寬闊、又可避震,更可鼓勵佢哋行下地顫、沙灘,感受唔同路所帶來嘅感覺。」

以暖水浸腳多按摩

李博坤並稱,應常進行小腿及腳掌拉筋運動,如腳趾抓毛巾、短暫以腳趾站立等。此外,要讓雙腿多休息,「着咗成日高踭鞋,可以換下平底鞋。」並可以暖水浸腳及多按摩雙腿。
ROCKPORT針對都市人的足部問題,昨日並宣布推出「按摩氣墊」,直接把專利氣囊置於鞋墊底部,每踏出一步就使空氣於氣囊中前後輸送,產生吸震、按摩效果;而高跟鞋則有柔軟彈性前掌及專利特深吸震後跟軟墊,鑲入鞋踭位置,令步履輕巧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