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不飽和脂肪減心血管病風險

健康地帶:不飽和脂肪減心血管病風險

很多人都注重飲食健康,盡量選擇低脂飲食。不過,脂肪在我們日常飲食中是不可缺少的。我們要認識脂肪的種類及功能,以作健康的選擇。

助製造身體激素

脂肪大致上可分為飽和脂肪及不飽和脂肪兩種。飽和脂肪主要來自動物脂肪、椰油及棕櫚油;不飽和脂肪則來自植物脂肪及魚油。脂肪除了作為身體的長期貯備外,亦對維持細胞膜的正常結構及製造身體激素十分重要。此外,食物中的脂肪為我們帶來脂溶性維他命,包括維他命A、D及E,以供身體所需。
不過,攝取過多的脂肪會影響身體健康。每克的脂肪所提供的熱量有九卡路里,比澱粉質及蛋白質所提供的熱量多一倍(每克提供四卡路里的熱量)。眾所周知,當熱量的攝取比消耗大,體重就會上升,增加肥胖的風險。
此外,飲食中含有過多飽和脂肪可能會引致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及「壞」膽固醇含量上升,增加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相反,不飽和脂肪則有助減低總膽固醇及「壞」固醇於血液中的水平。例如,奧米加3(Omega3),它是其中一種不飽和脂肪,主要來自魚油及某些植物油(包括大豆油、亞麻籽油及菜籽油),有助減低血栓形成的機會及血脂肪的含量。研究又發現,地中海地區的心血管病的發病率較低,可能與當地飲食習慣有關,當地的飲食含較多不飽和脂肪而較少飽和脂肪。
雖然如此,我們亦不應過量進食高脂食物。建議每日的總脂肪攝取量佔總熱量不應超過三分之一;而飽和脂肪的攝取量佔總熱量則不應超過十分之一。我們要緊記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建議,盡量減少進食高脂食物及攝取脂肪。
撰文:卓健副公共衞生營養師(英國註冊)吳珮瑜
逢周二至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