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傳媒習慣了站在優越的位置,對爭取民主的議員天天冷嘲熱諷:諷刺誓不妥協的議員只懂得堅持;諷刺他們認為會妥協的議員會「轉軚」;諷刺泛民主派的議員遲早會分裂;諷刺他們團結一致反對政府的倒退方案是「迫」政府原地踏步。對於這個現象,我實在感到奇怪。難道媒體不希望看到香港有民主普選嗎?為何對唯一站起來爭取民主的人採取幸災樂禍的態度?民主派可能有時爭取不得法,民主派議員想必不是十全十美,但那些反對、阻礙民主發展的議員和官員,難道就不應為他們的行為負責嗎?為何就沒有半句說他們不是?我不是介意,我只是不明白。
傳媒的習慣深入民間;一天的早上,我到一間中學,在他們的公民教育課上跟學生討論時事和政策,當然也談到了政改方案。同學發問十分踴躍,旁聽的一些老師也加入討論,其中就有意見對民主派的反對表示悲觀:經濟好轉,特首換人,曾蔭權民望高企,許仕仁手段高明,市民怨憤大減,民主派勢必被分化,遊行人數少,民主派一敗塗地,問我看怎樣。下課時間已到,無暇細論,我直截了當地說,作這種推測的人太多了,爭取民主局面艱難何須多言?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決心為民主奮鬥。我於是問同學們:「你願意為民主奮鬥嗎?願意的請舉手!」全班的手都舉起來,令我感動不已。
這個十一月,我們會總動員呼籲市民為民主奮鬥,堅決反對政府的倒退方案,一個拒絕談時間表和路線圖、拒絕作任何讓步的方案。我們會不遺餘力,在議會內、在傳媒上、在論壇、在街頭,爭取最大的民主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