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兩國繼二○○○年因大蒜風波觸發貿易戰後,近期可能因泡菜事件再度爆發新一輪的貿易大戰。在韓國近期不斷發表中國食品存在安全問題的報告後,中國質檢總局已向韓駐華大使館提出抗議,並表明將對韓製化妝品等採取相應的貿易報復措施。而在中國泡菜事件陰影下,韓國大白菜的價格暴漲至黃金價位。
南韓《朝鮮日報》昨日以頭條報道,指最近韓接連發表中國產鰻魚和鯉魚含孔雀石綠;泡菜含鉛和寄生蟲卵的報告,令中韓貿易摩擦加深。中方並已提出警告,擬對韓實施貿易報復。
中國擬報復韓製化妝品
韓國在本月二十日驗出中國泡菜含寄生蟲卵時,更以食品安全直接關係到國民健康為由,拒絕待中方完成調查報告,單方面將消息公告天下,嚴重影響韓國消費者對中國食物的印象,因此觸怒中方。此外,韓國水產亦驗出孔雀石綠,但韓國卻利用媒體誤導市民,令人以為只有中國水產才有問題,亦是中方不滿韓國另一個關鍵。
韓通商交涉總部官員稱:「中國商務部未表態,中方只是通過個別官員表達立場。我們計劃向商務部充份說明我們的立場,努力使問題不會成為貿易摩擦的導火線。」
韓國人在冬天流行醃製泡菜,由於中國泡菜有問題,於是一窩蜂改買本土的大白菜自行醃製。在市場對大白菜需求大增下,令其價格暴漲。在首爾一個水產批發市場,五噸大白菜拍賣價已升至六百萬韓圜(逾四萬四千港元),達到過去五年均價一百九十三萬韓圜的三倍。
兩國曾因大蒜發生糾紛
事實上,韓國貿易條件近年正在惡化,有必要避免這場貿易糾紛。韓國銀行一份調查稱,自九八年以來,韓國的貿易條件指數不斷下降,出口產品的價格下降,但進口產品價格卻上升,顯示貿易帶來的損失增加。
中國作為韓國最重要貿易夥伴,二○○○年六月,韓國因大蒜失收價格大升,於是向中國大量預訂大蒜,山東農民不惜舉債耕種,怎知南韓後來對中國入口大蒜,徵收百分之三百一十五的重稅,韓國入口商紛紛毀約,迫使大批債台高築的山東農民上吊自殺。中國遂禁止韓國手機進口,以作報復。
中央社/聯合通訊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