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保本基金捲土重來

陸叔理財:保本基金捲土重來

受通脹陰影所影響,美股上周四再下挫133點,不過港股上周五低開後成功反彈,當日成交額逾190億元,那是否代表港股可以來個「絕地反擊」?
從技術上分析,大市已補回了7月升市時14300的裂口,而且相對強弱指數(RSI)進入了超賣區,並出現了低位背馳,理論上大市出現低位反彈的機會大增,但我相信要到10月期指結算以及建行所凍結的資金出籠後,港股才會有較明確的方向。
我一直都認為,在基本因素沒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今次的跌市是有點「無厘頭」,很明顯,今次小股災是對沖基金借美息上升壓力作為藉口,趁勢推冧區內股市。現時股市的升跌,全取決於「強者」所持的方向,假如未來時間它們轉軚看好(或有心造好),即使屆時美國加息步伐仍有餘未盡,它們亦可大唱加息因素已反映,再全面買上。

經濟前景欠明朗

平情而論,如果你是有實力的投資者,而又可以忍受大市短期的波動,現階段買入待第4季尾才套利,值博率相當高,反而如果在此風高浪急的氣氛下炒來炒去,則輸面極大。
事實上,目前港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約13倍,對比起全球其他主要股票市場,估值屬偏低。值得留意的反而是,目前港股市場滲入了不少對沖活動,不時出現升急跌銳的情況,以致正股價格在對沖活動影響下,往往未能反映其真實價值。
我個人認為,明年環球經濟局勢難以預測,例如新任聯儲局主席的利率取向、美國的資產價格會否「爆煲」、禽流感的隱憂等等,都足以影響全球股市,令港股的投資環境更加難以捉摸。
早年曾風行一時的保本基金熱一度冷卻,主因是回報遠不股票及其他投資產品,不過,近期投資銀行開始重新推出此類保本基金,某程度上反映來年投資市場會較難爭取突出回報。事實上,當投資市場風高浪急時,保本投資未嘗不是另類投資出路。過去的保本基金年期會較長,資金很容易被鎖死,但近日市場上的保本基金年期已由平均5年縮減至兩年,相對上可減低投資者的機會成本。

滙率風險要兼顧

另外,最近推出的保本基金,賣點是投資在不同地方的大型企業上,如日本豐田汽車、美國可口可樂和通用電氣,並可同時選擇美元及澳元作為結算單位,回報主要是參考每個季度最佳表現的股份回報率,然後將其回報總和平均計算,如果出現負增長,投資者仍可收回本金。在產品結構上,新產品與傳統保本基金將資金集中在定息產品上,而小部份(例如10%)則投資在衍生工具的策略有所不同,但如果選擇澳元作為結算單位,投資者須承受滙率下跌的風險。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