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939)雖然至今尚未正式上市,但是有關它的事情,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還是能夠預計得到的。如果能夠把握這些事情發生的時間,便能作出有效的投資決定,增加贏面。
以下便是預計建設銀行上市之後所發生的事情及時間表:
(1)10月27日上市,認購到新股的散戶投資者,假如股價有一定升幅,便會獲利套現。這種認購新股而目的是在新上市之日沽貨獲利的行動,英文叫做「Flipping」。如果這類投資者數目眾多的話,便對股價不利。另一方面,持有貨量不足的投資者,包括散戶或機構投資者,會在此日之後吸納股份,這點對股價有正面的影響。
(2)上市之後的60至90天,等待監管機構的批准後,建設銀行的窩輪便可發行,而在此准許日期的前後數天,股市的交投及價格會有變動。
發輪前炒正股
預計窩輪會以認購輪為主,所以發行商對沖活動會購入大量正股,導致股價上升。這點情況就像交通銀行(3328)的窩輪上市之前的情況一樣,可能有十多間發行商多輪齊發。
(3)上市後半年之後,建設銀行被納入為指數成份股。至於能否成為恒指成份股,就要視乎恒指服務公司會否批准H股作為成份股。如果不被納入的話,便會納入為國企指數成份股。
因為市場有不少這些指數的指數基金,假設建設銀行被納入為指數成份股,有關基金必須購入股份,這將有助股價。
此外,因為建設銀行會是香港第三大市值的公司,所以它必會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之中,而市場的中國基金,大中華基金及香港基金也會考慮購入股份,這樣對公司股價有正面的幫助。
以上的事情,(2)及(3)兩點發生的時間會有提前或延後的可能,但最終必定會發生,而且對於股價影響是正面的。如果懂得利用這個時間表作投資決定,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