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籌恢復海外上市港股料試14100

紅籌恢復海外上市港股料試14100

【本報訊】國家外滙管理局發布《關於境內居民通過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境外融資及返程投資外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令民企可恢復以紅籌形式在海外上市。該通知容許內地企業以「特殊目的公司」形式,在海外融資,包括借殼上市;對該等公司的審批程序也放寬,只須辦理境外投資外滙登記手續,但所賺取的收入要在180日內調回內地。新通知將於11月1日生效。
自今年初外管局發布新監管規定後,製造「假紅籌」的活動近乎絕迹,現在重新容許內地居民在確實擁有合法外滙的情況下,透過特殊目的公司在境外進行反向併購、股權置換或發行可轉債進行融資,以滿足企業發展的資金需要。
雖然新例放寬,但投資銀行界相信,新一批紅籌最快要到明年第二季,才可在境外上市集資。
雖然新例可促進本港的集資活動,但港股踏入10月份,受到加息陰霾困擾,連跌兩周,雖然上周稍為回穩,但恒指未能企穩在14500水平。

建行掛牌表現有啟示

證券業人士憂慮,港股在年底前繼續受到加息及高油價兩大負面因素影響,恒指可能要跌穿14100點,即250天平均線後才覓得強力支持。本周四掛牌的中國建設銀行(939)將是本周市場焦點。
本港主要藍籌股上周五在美國的預託證券股價大多偏軟,慶祝上市8周年的中國移動(941)美國收市折合每股報34.89元,較香港收市跌0.32%;滙豐控股(005)美國收報120.585元,跌0.26%,長實(001)亦跌1.03%,報81.4元,和黃股價則企穩,報75.05元,升0.13%。

重磅藍籌股美市偏軟

首域投資大中華投資總監劉國杰預期,港股短期走勢較為反覆,主要是美國聯儲局分別於下周二及12月中再度開會議息,市場擔心加息速度及幅度超預期;加上國際油價高企,兩項不明朗因素可能對經濟及股市構成影響。
凱基證券董事鄺民彬指出,市場將會留意建行本周四掛牌的表現。他認為,建行定價偏高,能否守住招股價,對後市帶來心理影響。雖然建行完成招股後,將有大量資金回流市場,對後市有支持作用,但港股其實未完成調整,以技術走勢而言,恒指要跌穿250天平均線後,在14200點才有較強支持。
不過,本報上周五晚所做的散戶指數電話調查顯示,84名有投資股票的被訪者中,有57.14%認為本周港股將會上升,看好者比例較之前一周的53.64%為高。

散戶信心輕微回升

至於一些沒有投資股票的市民,入市意欲則變化不大,153名被訪者中,只有4.58%表示短期內會入市,與上次的4.37%相若。

第6批股改涉13滬A股

另外,上海交易所發布滬市第6批股改公司名單,共13家A股公司,其中包含B股的只有上海物貿。名單中具有一些市值較大的公司,其中白雲機場市值超過70億元人民幣,中遠集團旗下的中遠航運也逾5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