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際原油價格今年大漲,經濟專家和企業擔心經濟將受打擊。但油市分析員認為,由於高油價削弱需求,國際油價今年內再創新高的機會不大。
自颶風「卡特里娜」令紐約期油攀上每桶70.85美元的新高後,油價已回落逾15%。
分析員說,由於墨西哥灣不少石油設施在風災後尚未恢復投產,預料油價仍會大幅波動,但估計會先下試約55美元,在年底前回穩到60至65美元,今年內應不會再試新高。
需求料轉弱
需求轉弱是油價回落的主因。FimatUSA風險管理部副總裁菲茨帕特里克說,消費者開始抗拒高油價,儘管油價介乎45至50美元看來尚可接受,但60美元或以上的油價會打擊需求。
汽油漲價令駕車人士過去數周節省燃料。不過,對於高油價削弱需求的程度和持久性,分析員意見分歧。美國能源資訊局(EIA)的數據令人困惑,因數據顯示美國前周石油需求升至「卡特里娜」肆虐當周以來最高,但汽油和整體石油需求仍較去年同期跌約2.2%。
季節性因素亦不利油價後市,UnitedEnergy技術策略師齊默爾曼說,過去16年,取暖用燃油價格有12年在10月初見頂,並持續跌至3月。
彭博資訊的調查發現,在40位分析員中,有27人(68%)估計本周油價下跌,是去年4月至今最為看淡,因進口石油會填補美國庫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