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美股疲弱根繫格老?

國際視野:美股疲弱根繫格老?

標普500成份股已公布第3季業績之企業當中,有69%盈利好過市場預期,看來平均錄得雙位數字盈利增長機會極大,可是為何美股卻不升反跌(截至上周五,標普500指數今年至今跌2.7%)?
按照ThomsonFinancial之統計,分析員預期2006年標普500成份股應可錄得12.6%盈利增長,若以這個數字來衡量,平均市盈率(P/Eratio)乃是自1996年以來最低,那麼現水平豈不抵買,為甚麼「𣲷」油至如斯?
有分析家指美股卻步不前的原因,是油價長期高企衍生之後遺症──通脹急升已浮現,導致決策者不得不持續將利率調高以壓抑之,因此之故,企業成本上升壓力大增從而影響盈利下降,買股票乃買前景,若不宜憧憬,又何來吸引力?
是的,目前的情況是微觀(企業盈利)理想、宏觀(通脹)確存在隱憂,故形成有點矛盾,精明的投資者在看不透的環境下,惟有將部份錢搬去其他國家或地區「走轉」,請計計亞洲股市之升幅?連經濟疲莫能興的歐洲,富時Eurofirst300指數至今也升近13%,英國富時100指數亦升6.8%,足見這些smartmoney走位是如何靈活者。

未知誰是接班人

然而熱錢會否在年底之前逐步從這些地區流走?筆者認為profittaking會有,但完全撤退則不應發生,皆因中國經濟仍然「硬淨」,故有大把消息可利用作炒賣,光是人民幣「可升可跌」已有排玩矣,何況個個冇穿冇爛?
歐洲縱使疲弱,卻潛在發展空間,東歐國家之融入幫助極大,結構改革若加快點,有厚望焉!
美國嘛……冠一估計,甚麼都不是,最大障礙是格老(還未知誰是接班人)!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