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科環保電力(351)高層被廉署拘捕後,其內地廢物處理項目被質疑是子虛烏有。中科環保的合作夥伴中科實業集團(下稱中科集團)負責人,上周四在東莞向記者表示,東莞項目進度未受拘補行動所影響,而桂林及梅州項目都確實存在,只是目前處於審批及規劃過程中。
桂林 梅州項目尚待審批
負責人又透露,自中科環保前主席韓明光及董事「Ba叔」陳達志被捕後,中科環保新任主席王京京及其父親、中信集團董事長王軍,曾與中科的管理層會晤,雙方表示不希望事件影響項目進度及雙方今後的合作。
早前有報道指中科環保投資的東莞、桂林及梅州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除了東莞項目在興建中外,另外兩個均屬空地。
中科集團持有東莞項目一成股權,其副總裁崔華明表示,由於東莞項目首期獲批上網電價,即每度電0.55元(人民幣,下同),並於8月取得農業銀行總行2.4億元貸款,故項目未受廉署行動影響,會於11月18日點火烘爐,明年1月底發電。
為有關項目提供循環梳化床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的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環保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金堅指出,該項目由中標至今,中科只承認合資外方為泓海通,至於泓海通的股權怎樣轉來轉去,「羅湖以外的事,我們不知道」;又指「韓明光是主要港方接頭人,他十天八天就會跑工地視察進度,至於Ba叔,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他,只知他在港搞演唱會,曾問過他取兩張票而已,當初聽到他出事,還以為是搞笑。」
泓海通原由中國環保電力(290)擁有,佔東莞項目51%股權,在韓明光及陳達志對調,分別出任中科環保及中國環保主席後,由中科環保向中國環保購入,今年7月才完成交易,連同3月向王京京收購的39%股權,中科環保共持有東莞項目9成權益。
中科高層開腔撐生意夥伴
金堅稱,除了東莞項目,中科集團並沒有參股中科環保在桂林(持有39%股權)及梅州(80%股權)的項目,只提供技術,而每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由設計至審批,大約需時10個月至1年,桂林項目由於市政府在農曆年時,決定搬遷至距離該市70公里外,意味一切設計及審批推倒重來,故項目出現延宕,其設計數天前才初步獲批,廣西供電局仍未確定電價,有待發改委等審批,故未取得貸款,無法動工。至於梅州項目,市發改委已批准,現仍處於環境評估及可行性研究等前期準備工作階段,有些數據仍有爭議,不知何時動工。
中科環保今年3月宣布收購擁有多項垃圾焚燒發電專利技術的北京中科通用32.89%股權,但因財務審核,至今仍未完成收購,故北京中科通用仍由其管理層及中科集團擁有。金堅表示,雖然現時由王京京接掌中科環保,該項交易最終未必會完成,其中涉及一些原因,惟不便披露。
因禍得福 技術獲垂青
由於該公司的設備造價較進口設備低一半,加上適應中國的低熱能垃圾特質,不用事先分揀,燃燒時不用噴油助燒,發電量又較其他對手高3成等因素,現時內地8成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選用北京中科通用的技術,金堅及崔華明笑言,想不到Ba叔事件對北京中科通用的技術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引起公眾開始注意中科,而且已有數家上市公司表示有意與中科合作,包括中華煤氣(003)及長江基建(1038)。
至於中科今後會否繼續與中科環保合作?崔氏稱:「就像雙方離婚後,若一方可以規範自己,而另一方願意重新接受對方,也可以破鏡重圓,我們會視情況繼續向他們供應技術和合作。」就在他們與記者會面的同一天,中科環保及王京京剛好公布加強公司管治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