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主黨為重振在九龍東的雄風,派出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披甲上陣,參與觀塘景田選區補選,挑戰兩名獲親中陣營支持的獨立候選人張順華及陳萬聯應。雖然李華明政壇經驗明顯較對手豐富,但未能令選情佔上風,結果以二百四十二票之差落敗。有學者認為,民主黨支持度已受連串醜聞拖累,急須重整地區實力。 記者:許偉賢、莊曉陽
政府建議的政改方案下,區議員將可參與選舉特首及立法會,故政黨對每一席位均不容有失。昨天舉行的觀塘景田選區補選,是為填補當年自動當選、現已喪失議員資格的前民選議員吳重德的位置。
三名候選人分別為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身兼滙景花園業主委員會主席的工程師張順華,以及去年曾協助工聯會陳婉嫻參選立法會的社工陳萬聯應。張、陳兩人均被指獲左派在背後支持。
結果在七千八百三十九名登記選民中,有二千九百四十人投票,投票率為百分之三十七點五,較九九年同一選區的投票率高出近七個百分點。選舉結果李華明得一千二百四十九票;張順華得一千四百九十一票;陳萬聯應得一百九十二票。換言之,即使加上陳萬聯應的得票,李華明仍會落敗。
表示失望稱起步遲
昨晚公布選舉結果後,李華明神情落寞。李華明對落敗表示失望,稱自己起步較遲,不敵於有十幾年地區工作經驗的張順華,但拒評選情是否受民主黨醜聞影響;日後會再按黨的需要,決定是否參與區議會選舉。
由於民主派在九龍東先後發生何偉途事件及區議員被廉署調查等醜聞,令李華明選情一直存在暗湧;加上對手張順華在該選區有近十年工作經驗,令李備受威脅,不但在選前要求教協發信給該區的教職員予以支持,更大打明星牌,45條關注組成員梁家傑及余若薇、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及前主席楊森等,昨天便轉流為李拉票。
相反張順華則只找來泛聯盟立法會議員何鍾泰拉票;年僅二十六歲的陳萬聯應更未有請幫手,只穿上曼聯波衫搶攻年輕人選票。
中文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選舉失利反映民主黨仍受負面消息困擾。他認為該黨根本不應派李華明出戰,反而應積極重整地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