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五為止,10月份港股表現實在令不少投資者感到失望,恒指由10月4日的高位15493回落至上周五的低位14309水平,調整接近1200點。筆者亦接獲不少投資者及朋友的電話及電郵,綜合他們所提的問題主要是兩大點:第一,港股是否出現股災?第二,現時是否可以入貨?這兩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反映大市在過去3個星期持續下跌,已令部份投資者感到不安,但亦有部份投資有點按捺不住的入市意欲。
對於第一個問題,筆者並不認同,事實上,港股由5月底至8月中共漲升2000點,而9月份反覆上升之後,近期的調整也非不合理,只是回落速度太快,大家又即時聯想起「10月股災」而已。但以近期跌市來看,主要仍是「利率上升周期延長」,相反,油價下跌不但不被視作利好因素,反而因為石油股股價跌幅大,拖低指數表現,其他基本因素變化不大。無可否認,港股持續下跌已對投資氣氛及技術走勢有負面影響,但「股災」的論據卻難以成立。
至於第二個問題則較為複雜,筆者認為現時是否入貨時機,主要考慮幾方面的因素:首先,投資者要清楚知道現時入市的投資目的,若以短線博反彈的心態,並訂下自己可承受的虧損程度及獲利目標價,則可以考慮這個策略。相反,若以中長線投資為目的,則可進一步觀望大市走勢,恒指在14300水平可以穩守的情況逐見明朗,可考慮入市。其次,投資者亦要計算自己手上的投資組合,若於大市逐步回落時已分段作出吸納,大可考慮較低位才再入市,但最重要的還是如何選擇吸納對象。
和黃若再跌正好買入
在大跌市當中,揀選股票最主要是考慮該股份的反彈能力,雖然個別股份已作出大幅下調,但並不一定值博,以重磅股來說,滙控(005)由8月中128元回落至120元,但考慮其業務增長及目前仍受制於衍生產品的影響,筆者認為並非今次跌市的首選買入股份。但作為長線投資,則可小注開始分段買入。
至於近期表現偏強的和黃(013)及長實(001),上周四股價突然急挫,亦難免令部份投資者信心動搖,特別在大市疲弱的環境下,投資者更容易受影響而跟隨沽貨。筆者認為投資者須考慮觸發這個急挫的原因,因此,在這個時候更須保持冷靜,了解市場消息是否可信,公司業務發展是否有變?對公司未來的影響如何等?由於分拆意大利3G成功與否對和黃的影響頗為關鍵,市場續可利用分拆不成功的消息作為推低大市或股價的藉口,但以其3G業務逐步改善,今年成功分拆意大利3G的機會仍甚高,因此,市場傳聞令股價下跌反而是吸納的機會。
另一隻具基本因素支持而有較強反彈力的股份為中國移動(941),在波動市中往往會有入市機會。而在大市持續下跌的環境下,投資者的EQ及IQ更顯得重要。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