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如何處理政改課題?

投資縱橫:如何處理政改課題?

特區政府公布了政改方案,泛民主派議員表示「必會」投反對票,若如是,則政府必然不會得到立法會2/3議員支持,而政改方案將會被否決,更何況特首與政務司司長清楚表明,這是個得來不易的方案,重點均無斟酌餘地,如是說,特區之政制發展將原地踏步,對誰也沒有好處。
然政改方案有機會被否決,事情卻又不一定如上述般發展,因政治上的法則是「永不說不」及「永不說必定」,說了出來的其實都有商議的空間,泛民主派說「必投反對票」與政府說「無斟酌餘地」都不是真的。事實上,政府只要拉攏到泛民主派內的小數議員「轉軚」便可過關,可能個別議員已早作「轉軚」之準備,則政改方案獲通過的機會不能低估。
市民當然希望知道「轉軚」的議員將以甚麼作為考慮基礎,這不容易得到答案,但政治歷史告訴我們,政客的考慮不一定只是公眾利益。然從常理推測,政府若沒有一定把握拿到足夠的「轉軚票」,應該不會在這時候推出政改方案,因此,最精采的一幕也許不在政府與議員的爭拗,或市民上街爭取雙普選,而在於立法會投票當天的一幕,全港市民可能會見到「出乎意料」的投票及結果。

演變過程難一步達標
泛民主派不滿政改方案「不民主」,堅決不接受,並已準備呼籲市民上街遊行爭取雙普選。那邊廂,政府否認政改方案不民主,並說民意傾向支持這個方案,很明顯,兩方面都會發動民意戰,爭取市民支持,以壓倒對方。政府若成功爭取市民支持,「轉軚票」便有機會增加,而堅持投反對票的議員便會面對很大壓力。特首會因政改方案通過而民望大增,成功化解政改的爭拗與危機,對特首爭取連任有莫大幫助。反之,若泛民主派成功爭取民意推倒政改方案,則雖然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肯承擔責任,但特首的民望亦會受挫,對「強政勵治」與「爭取連任」俱不利。然這些都是泛民主派與政府之間的事情,對於這個政改方案,市民是否應該支持呢?筆者倒有少許意見。
泛民主派說這個方案「不民主」是完全對的,特區政府毋須否認,按西方的民主理念,這個是絕不及格的民主方案。然而,香港從來就沒有民主,回歸後逐步演變成民主社會,現正處於一個過程,繼而達致民主的目標,在過程中未達目標是必然的,沒有甚麼好罵。大家要談的是,實行全面民主的目標在哪裏?時間表在哪裏?2012還是2017年雙普選都不是議題,沒有成熟的條件,推行全面民主並不適當,但政府亦不應以此作「拖字訣」,應該平心靜氣討論「成熟條件的客觀標準」,經廣泛諮詢及在市民普遍支持下,制訂目標及時間表,逐步邁進。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