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美國視像娛樂靜靜起革命

矽谷手記:美國視像娛樂靜靜起革命

本報日前報道香港的電影工業應變小組擬向在P2P(Peer-to-peer)網絡侵權下載電影的網民提出民事索償。其實在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早於數年前已開始向侵權下載音樂的網民索償,據統計已達1.4萬宗,大部份索償金額為3000美元。

PeerflixP2P受歡迎
荷李活電影及唱片業聞「peer」色變,不過矽谷一家新公司就偏偏以Peerflix為名,從事視像娛樂。提起Peerflix這個名字,相信大家會聯想起Netflix這間網上DVD出租店吧。Peerflix和Netflix分別之處,正是P2P和傳統中央分發(centralizeddistribution)系統的分野。
Peerflix不像Netflix那般需要存貨,它扮演的是客戶之間互相交換DVD的中間人角色,每個客戶只需提供要求及出讓DVD的名單,Peerflix會自動配對,買方需付Peerflix每張99仙美元,而賣方則付約37仙美元的郵費給郵局。與其他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一樣,Peerflix需要解決貨品價值不等問題,如新DVD價值應比陳年舊作高。Peerflix的辦法亦是使用代幣──他們稱之為Peerbux,例如《TheLordoftheRings》加長版DVD值4 Peerbux,而筆者出讓的陳年DVD只值1 Peerbux,要彌補差價我可向Peerflix購買每個值五美元的Peerbux。由於所求電影可能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到手,Peerflix比較適合像筆者這種間中才看電影的「影迷」,因為收費廉宜且無月費實在吸引。雖然Peerflix這種P2P公司間接與電影業搶生意,但因為交易是DVD實物而非電子檔案,完全合法,電影業也奈何不了。

代錄飛廣告電視節目
矽谷另一間最近新聞多多的視像娛樂科技公司Tivo,其的一個賣點是「飛廣告」(skipcommercials)功能,令Tivo犯眾電視台所憎。不過,Tivo的數碼錄影機需定期接駁Tivo公司的中央伺服器,機上的軟件可自動被更新。Tivo向來沒有限制節目錄影後可保留的時間,但最近一次更新後,有用家發現個別節目只能保留最多一星期。
Tivo澄清純屬訊號出錯,將來只有收費電影才有此限制。不過此舉已引起很多Tivo忠實擁躉反感,認為Tivo不再重視他們這些付真金白銀的客戶,轉向討好電視界的先兆。由此可見,如何平衡消費者及娛樂工業兩方的權益,將持續成為娛樂科技公司必須面對的難題。
阿股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