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舊樓失修及墮窗事故近年成為城市中的計時炸彈,港府昨公布舊樓管理及維修諮詢文件,建議立法強制全港逾百萬戶樓齡逾五年的私樓業主,每三年須聘合資格人士檢查窗戶,樓齡三十年或以上私樓,更需每隔七年定期驗樓,違者將被罰款、入獄甚至「釘契」。估計每個舊樓業主需承擔數百至二千元驗樓開支,整項計劃單就檢驗費已高達十億元。 記者:蔡建豪、蔡元貴
針對今年接連發生的鋁窗飛墮事故,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在昨日公布的「強制驗樓公眾諮詢」文件中提出兩個針對檢查五年樓齡或以上私樓窗戶安全的方案,其中包括規定業主須每三年聘請專業人士驗窗一次,並進行所需的維修工程。另一方案是規定有關業主須就窗戶進行一次過檢查及維修,但無設定日後定期檢查的限制,業主可自願性定期維修。在新建議下,全港共有三萬六千幢私人樓宇須進行窗戶檢驗,涉及逾百萬個業主。
舊樓擬每七年驗一次
政府亦擬強制樓齡三十年或以上的私樓,每隔七年定期驗樓一次,檢查項目包括樓宇外牆附建構件、排水系統、樓宇消防安全構件及僭建物等,但有良好維修及管理的私人樓宇可申請豁免。政府估計現時樓齡三十年或以上的樓宇約有一萬三千幢,以每年檢驗二千幢樓宇的進度推算,需時八年才能完成整個驗樓程序。
當局計劃對拒絕驗窗及驗樓的業主引入罰則,初步傾向以定額罰款懲治未有驗窗的業主,罰款金額仍有待徵詢律政司意見,屢犯者更會面臨入獄。政府並會參考《建築物條例》,向違反定期驗樓規定的業主罰款五萬元及監禁一年,甚至將單位「釘契」。初步估計,每幢樓宇的驗樓費用約需二萬至三萬五千元,加上每戶承擔約五百元驗窗費用,未計維修費,預期受影響業主在整項計劃中光是檢驗便要承擔達十億元。
預期創七千個新職位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昨在記者會坦言,若由政府負責檢驗會涉及龐大費用,因此拒絕由政府承擔有關責任,強調計劃已向業主提供支援配套。他認為,業主斥資檢驗及維修樓宇,可以提升物業價值、減低樓宇保險費及改善居住環境。新建議由即日至明年一月底諮詢公眾,預期於○七年提交立法會審議。
屋宇署署長鄔滿海稱,已獲建造業訓練局承諾開辦課程培訓結構工程師及工程承建商等專業人士,預期計劃可產生七千個新職位,包括一千多個維修窗戶職位。
不過,香港業主會會長佘慶雲批評建議「令人反感」,他指年老業主根本無力承擔驗樓和維修開支。有舊樓業主批評,未必承擔得起高昂維修費用,在未完善有關業主立案法團條例前推行計劃,很難要求所有業主攤分維修費用。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則指出,不少舊樓業主已移民外地,無法聯絡及推行建議。